您的位置:
社保已缴满15年,不想缴了,能坐等退休吗?

不可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即使社保缴满了15年,只要存在劳动用工关系,就要依法参保。《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即使在退休前已缴满15年,单位仍需为在职

#劳资纠纷846 人看过

2024-09-09 09:44:39

最高法:不为员工交社保,董监高要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2023)京01民终1297号裁判要旨:本院认为,艾伊斯克公司主张郑某、袁某作为公司董事、监事,在执行公司职务期间,未按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艾伊斯克公司的诉讼主张,本案应为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一审认定本案案由为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有误,应予纠正。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董事、监事

#劳资纠纷851 人看过

2024-09-07 11:22:01

哪些情形可以适用一裁终局?

什么叫一裁终局?哪些情形可以适用一裁终局?长期以来,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复,耗费时间长,劳动者维权成本高等声音不绝于耳。2008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规定的部分案件实行“一裁终局”制度,正是立法者基于上述现实状况而作出的考量。一裁终局是指仲裁机构对申请仲裁的纠纷进行仲裁后,裁决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制度。一裁终局是不是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只能接受仲裁裁决结

#劳资纠纷1068 人看过

2024-09-05 13:51:40

劳动争议案件-基础性证据包括哪些?

一、证明原、被告间劳动关系情况的证据如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查询单;二、证明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的证据,如工资单或银行查询明细等工资发放的凭证;三、证明经过劳动仲裁的仲裁裁决书及仲裁笔录;四、双方在劳动仲裁庭审过程中提供的其他证据。01、主张确认有无劳动关系时应提供的相关证据1.证明原、被告间存在或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除劳动合同外,还有如工资发放凭证、职工名册、考勤、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

#劳资纠纷905 人看过

2024-08-28 16:21:31

劳动争议案件常见的10个项目

1、经济补偿金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司法实践中,员工提起劳动仲裁出现频率最高的诉求,实践中企业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很多:未足额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员工提出离职;劳动合同期满企业不续签、经济性裁员、协商解除合同、不能胜任工作企业解雇等。经济补偿金=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员工过去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不足6个月的以半年计算,超过6个月不足1年的按一年计算。2、未签劳动合同

#劳资纠纷1056 人看过

2024-08-28 16:04:21

劳动仲裁流程

一、这些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劳动争议如何确定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

#劳资纠纷973 人看过

2024-08-28 15:43:36

因肚子疼脱岗如厕3分钟被开除,法院判了

法院:李某在客观上确有脱岗行为,但其理由为肚子疼痛需去卫生间,脱岗时间较短,该行为系正常生理现象并非主观逃班行为,同时根据微信聊天记录显示,李某多次联系其他同事,已经尽量避免脱岗行为发生,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新京报记者张静姝通讯员李秀文编辑刘倩校对赵琳员工李某因肚子疼脱岗如厕三分钟,某食品公司以“工作时间擅自离岗,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将其开除。李某认为,自己的离岗行为并不违反公司纪律,认为公司解除

#劳资纠纷998 人看过

2024-08-27 16:48:12

女子请婚假回老家办婚礼却被拒批、开除!法院判了

回老家办婚礼,公司拒批婚假并认定为旷工。4月22日,上海高院通报了这样一起案例。法院认为,公司不准假的理由不充分,解除劳动合同处理属于过度惩戒,构成违法解除。(据4月22日潇湘晨报)据报道,小钟是一家心理咨询公司的市场部设计师,想在9月底至10月初回老家办婚礼。8月,她口头向公司负责人请休婚假,9月中旬,她又提交了书面请假申请,表示婚宴已预订,也已通知宾客,无法调整请假安排。因国庆假期是经营旺季,

#劳资纠纷909 人看过

2024-08-27 16:47:59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否支付双倍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虽然是劳动合同的补充条款之一,但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已经对劳动者产生用工行为,因而试用期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一部分,而非劳动关系建立前的磋商期,如因

#劳资纠纷945 人看过

2024-08-27 11:17:37

试用期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否支付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认为试用期用工不构成劳动关系,而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虽然是劳动合同的补充条款之一,但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已经对劳动者产生用工行

#劳资纠纷1018 人看过

2024-08-26 17: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