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外出期间一般包括以下情形:1、员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2、员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3、员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强调的是“工作原因”。如果员工在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个人活动,则不能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
#劳资纠纷965 人看过
2024-04-01 14:18:36
按语: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监察说法”立足法治思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宣传教育与执法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积极回应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焦点,共同营造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推动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法治氛围。禁止使用童工有哪些规定?国家高度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积极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
#劳资纠纷859 人看过
2024-04-01 11:57:28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条是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规定,但在实践中缺乏具体的认定标准。用人单位是一个组织,由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代表单位行使职权,但是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不可能亲力亲为所有的工作事项,那么这里通知用人单位应该需要通知到哪一级的管理人员方能认定通知了用人
#劳资纠纷907 人看过
2024-04-01 11:18:12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资纠纷862 人看过
2024-04-01 11:17:07
在饭店工作不给工资的维权办法,有协商、投诉、调解、劳动仲裁、起诉五种。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维权方法:(一)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公司拖欠工资不发的,劳动者是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处理的。(二)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1、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2、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
#劳资纠纷998 人看过
2024-04-01 10:50:35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
#劳资纠纷885 人看过
2024-04-01 10:31:19
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第三十二条
#劳资纠纷901 人看过
2024-04-01 10:31:04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
#劳资纠纷857 人看过
2024-04-01 10:30:5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先由劳动者补缴应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承诺会悉数返还,经过劳动者催缴一直不予返还。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缴社会保险费用以什么理由进行立案,会避免诉累呢?对该问题的解答是:以不当得利起诉。实践生活中,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缴社会保险费用,一般认为是劳动争议,那么既然属于劳动争议,那仲裁前置,拿着一堆材料去仲裁了,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认为用人单位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拖欠或拒
#劳资纠纷917 人看过
2024-03-31 11:50:02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关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坚持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维护用人单位生存发展并重的原则,严格依法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防止认定劳动关系泛化。——《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2016年11
#劳资纠纷982 人看过
2024-03-31 11: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