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侵权行为追究要件

侵权责任追究要件根据法律规定,是否追责需满足以下条件:‌侵权行为客观存在‌:必须存在未经许可使用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具体行为;‌损害结果已产生‌:需证明侵权行为导致商标权利人实际损失(如市场份额减少、品牌价值贬损等);‌‌‌证据链完整‌:权利人需提供侵权商品销售记录、交易凭证等实质性证据;‌‌‌过错责任认定‌:生产者承担严格责任(无论是否知情)销售者需存在主观过错(明知或应知侵权)方可追责。‌‌法

#综合咨询906 人看过

2025-04-22 15:24:35

侵权行为证据种类

直接证据‌包括侵权产品、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能直观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例如,商标侵权案件中带有侵权标识的商品实物,或著作权侵权中未经授权的复制品。‌因果关系证据‌需证明侵权行为与被侵权方损失之间的直接关联,例如:知识产权侵权中的市场销量下降数据;人身侵权中的医疗记录与侵权行为的关联性鉴定;财产损失评估报告等。‌主观过错证据‌通过书面文件(如侵权方明知侵权的内部邮件)、历史行为记录(如重复侵

#综合咨询1007 人看过

2025-04-22 15:24:31

偷税漏税被抓小孩是不是考不了公务员?

偷税漏税被抓,确实可能会对小孩考公务员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偷税漏税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并受到刑事处罚,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是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受到影响的并非是子女本身的行为,而是因为其直系亲属(即父母)的犯罪行为导致的政审不通过。另外,偷税漏税行为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它违背了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损害了国家的财政利益。这种行为

#综合咨询902 人看过

2025-04-22 15:16:19

为什么法官已经很懂法律了?律师还有存在的必要?

最近一个朋友留言,说律师就是为了骗钱,法官已经很懂法律,律师完全没有必要存在。我也没与其过多争论,凡事皆有两面性,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有出入,但狡辩不如现实的需求更有说服力。01法官和律师,谁更懂法律?在法律领域,其实法官和律师一样,都是专业的法律技术人员。不管是当法官,还是做律师,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都必须有法律职业资格证。而要取得这个证书,需要对几百部法律,几百万字的法律理论有基本的理解和

#综合咨询991 人看过

2025-04-22 14:05:49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网友咨询: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律师解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

#综合咨询989 人看过

2025-04-22 13:50:51

借款人“借新还旧”,保证人如何承担责任

“借新还旧”,指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原贷款尚未清偿或无法按时清偿的情况下,债权人又重新向债务人发放贷款以供其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情形。从法律性质看,这种操作涉及两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借贷法律关系:新贷合同与旧贷合同。网友咨询:我为朋友的银行贷款做了担保,后来银行让他签了新合同还旧贷款,现在他还不上钱,银行要我承担担保责任。这种情况我需要负责吗?律师解答:借新还旧从其本质上讲,是对原借款合同中贷款期限、

#综合咨询882 人看过

2025-04-22 13:50:30

仅办婚礼未领证,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吗

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是传统习俗和婚姻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变化,彩礼纠纷案件逐年增多,其中"仅办婚礼未领证"情况下的彩礼返还问题尤为突出。网友咨询:我和女朋友办了婚礼但没领证,现在分手了,当初给的18万彩礼能要回来吗?律师解答: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综合咨询906 人看过

2025-04-22 11:56:28

13岁少年直播间疯狂“氪金”,钱能要回来吗?

基本案情吴某与刘某均为某社区居民,两家曾因刑事案件产生矛盾。吴某在本社区“某某超市”微信群中发送“人在做天在看,是非因果终报应”等文字。刘某随即做出反应,在该微信群中发送大量某父女道德品行败坏的辱骂性内容。微信群主提醒刘某要文明发言,吴某要求其删除。刘某不予纠正,继续以侮辱性言辞在微信群中辱骂吴某。该微信群中有成员200余人,均为该社区居民,该微信群主要用于便利本社区超市售货。事发后吴某报警,公安

#综合咨询950 人看过

2025-04-22 11:18:57

微信群内辱骂群友是否侵犯名誉权?

基本案情吴某与刘某均为某社区居民,两家曾因刑事案件产生矛盾。吴某在本社区“某某超市”微信群中发送“人在做天在看,是非因果终报应”等文字。刘某随即做出反应,在该微信群中发送大量某父女道德品行败坏的辱骂性内容。微信群主提醒刘某要文明发言,吴某要求其删除。刘某不予纠正,继续以侮辱性言辞在微信群中辱骂吴某。该微信群中有成员200余人,均为该社区居民,该微信群主要用于便利本社区超市售货。事发后吴某报警,公安

#综合咨询930 人看过

2025-04-22 11:18:53

非法讨债的法律责任

当面临讨债人住在公司不走的情况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种行为是否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如果讨债人的行为对公司的工作秩序造成了干扰,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扰乱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可以被处以警告或罚款;情节较重的,还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同时,您也可以尝试与讨债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目的,看是否可以通过友好协

#综合咨询1024 人看过

2025-04-22 1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