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省 深圳

解答于 2025-08-23 17:09:03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两人没有登记男方买楼可不可以写女方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详细解答: 首先,要明确的是,即使两人没有登记结婚,男方在购买房产时仍然可以选择将女方的名字加入房产所有权名单。这一行为通常被视为男方对女方的赠与,意味着从添加女方姓名之日起,该房产就成为了双方的共有财产。 具体来说,如果男方是通过贷款方式购买房产,并且在未结婚前决定将女方的名字加入房产证,那么这一行为在法律上是被认可的。添加女方姓名后,房产就变成了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双方对该房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如果未来发生离婚等财产分割的情况,该房产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分割。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但在此之前(即未登记结婚时)通过赠与等方式获得的财产,其归属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赠与合同的约定来确定。不过,在您所描述的情况下,由于已经明确将女方姓名加入房产证,因此该房产应被视为双方的共有财产。 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男方在购买房产时使用了贷款,并且婚后双方共同承担了贷款部分,那么这部分贷款以及在还款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应增值部分也将被视为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 综上所述,两人没有登记结婚时,男方在购买房产时是可以选择将女方的名字加入房产所有权名单的。但这一行为应被视为赠与,且从添加姓名之日起,该房产就成为了双方的共有财产。在未来发生财产分割时,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分割。希望这个解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孙先格等 26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张海龙 律师

河北省 石家庄

解答于 2025-08-23 16:44:36

赌资报警后通常无法要回,原因如下: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一条,赌资属于违法所得,会被依法收缴并上缴国库。公安机关在处理赌博案件时,会将查获的赌资作为违法财物进行处理,不会返还给参赌人员。 法律后果 参与赌博本身是违法行为,报警后参赌人员可能面临治安处罚(如拘留、罚款),甚至可能因情节严重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报警成功,赌资也不会返还,反而可能因自身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特殊情况说明 若能证明赌博过程中存在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如“老千”操纵结果),可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但需提供充分证据。然而,即使认定诈骗成立,法院也可能因参赌行为的违法性,将追回的赌资收归国库,而非返还给受害人。 建议:赌博是违法行为,不仅可能导致财产损失,还会带来法律风险。若已参与赌博并遭受损失,应避免通过非法手段试图挽回,而是反思自身行为,远离赌博活动。若遭遇诈骗等特殊情况,应及时报警并配合调查,但需明确赌资本身不受法律保护。

张海龙等 24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综合咨询

2025-08-23 15:43:21

吴嶙 律师

江西省 新余

解答于 2025-08-23 15:43:21

辱骂他人可能需承担民事、行政乃至刑事三种法律责任,具体依据如下: --- 一、民事责任(《民法典》) - 法律依据:- 第1024条:自然人享有名誉权,禁止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 - 第995条、第1194条:被侵权人可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 二、行政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 法律依据:-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 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三、刑事责任(《刑法》第246条) - 法律依据:- 侮辱罪: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 寻衅滋事罪:若辱骂行为情节恶劣,如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影响他人生活,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 ⚠️特别提示: - 情节是否“严重”是判断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关键,如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社会评价显著下降等后果。 - 网络辱骂与现实辱骂承担相同法律责任,信息浏览、转发次数也可作为“情节严重”的认定依据。

吴嶙等 28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李鑫 律师

山西省 太原

解答于 2025-08-23 15:34:02

当一岁宝宝被未牵绳的狗咬伤后,可通过以下步骤要求狗主人承担责任: 立即就医并保留证据 带宝宝尽快就医,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保留所有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票据等。 拍摄现场照片(如伤口、狗的外观、狗主人信息等),若有监控视频,及时联系物业或相关部门获取。 保存与狗主人的沟通记录(短信、通话录音等)。 明确责任归属 根据《民法典》规定,狗主人未牵绳属于违反管理规定,通常需承担侵权责任。若狗主人无法证明宝宝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如主动招惹狗),则需全额赔偿。 协商赔偿 主动与狗主人沟通,明确要求赔偿以下费用: 医疗费用:包括疫苗接种、伤口处理及后续治疗费用。 护理费:若宝宝需专人照顾,可主张家长误工损失。 交通费:就医产生的打车费、公交费等。 营养费:为宝宝恢复健康补充营养的合理支出。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伤害程度主张适当金额(如2000-5000元)。 协商时可列出赔偿清单,争取签订书面协议。 调解或诉讼 若协商不成,可向居委会、物业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若调解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证据(病历、照片、监控、沟通记录等),要求狗主人承担赔偿责任。

李鑫等 25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综合咨询

2025-08-23 13:08:20

李鑫 律师

山西省 太原

解答于 2025-08-23 13:08:20

女儿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一义务不因子女的性别、婚姻状况或是否分得财产而免除。具体说明如下: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义务内容 经济供养: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 生活照料:照顾父母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起居、医疗护理等。 精神慰藉:关心父母的情感需求,定期探望、陪伴,避免精神上的孤独。 特殊情况说明 出嫁女儿的义务:传统观念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错误的。女儿即使结婚,仍需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法院在判决中会明确要求女儿履行义务。 财产与赡养的关系:赡养义务不以是否分得财产为前提。即使父母未给予女儿财产,女儿仍有义务赡养父母;反之,即使父母有财产,子女也不能以此为由免除赡养责任。 继子女的义务:若继子女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继子女对继父母也负有赡养义务。 法律责任 若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遗弃罪,面临刑事处罚。 总之,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女儿与儿子在赡养父母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应因性别或婚姻状况而区别对待。

李鑫等 26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综合咨询

2025-08-23 12:51:21

张海龙 律师

河北省 石家庄

解答于 2025-08-23 12:51:21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性骚扰的定义和处罚如下: 一、性骚扰的法律定义 《民法典》规定 性骚扰是指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的性骚扰行为。例如,讲黄段子、发送淫秽图片、故意触摸敏感部位等均属于性骚扰。性骚扰的受害者不限于女性,男性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构成要件 违背他人意愿: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无恶意,但客观上使他人感到不适或受到冒犯,仍可能构成性骚扰。 具有性内容:行为需包含与性相关的暗示、挑逗或侵犯性敏感部位等。 针对特定对象:需明确指向某人,而非泛泛的公共场合行为。 二、性骚扰的法律处罚 民事责任 受害人可要求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民事责任。若性骚扰行为持续,受害人还可申请法院发布禁令,要求行为人停止骚扰。 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款:多次发送淫秽、侮辱等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猥亵他人或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事责任 若性骚扰行为达到性侵害的程度,可能构成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等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单位责任 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有义务采取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的性骚扰。若单位未履行职责,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 温馨提示 若遭遇性骚扰,请及时保留证据(如聊天记录、监控视频等),并向单位、公安机关或法院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始终站在受害者一方,为您提供有力保护。

张海龙等 22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李鑫 律师

山西省 太原

解答于 2025-08-23 07:43:08

如果孩子在《蛋仔派对》中充值4153元且拒绝退款,您可以按以下步骤维权: 确认退款渠道 通过网易家长关爱申请退款: 进入后点击「我要帮助」→「退款申请」,选择「未成年人充值退款」。 若游戏账号为官方或苹果账号,可直接在公内提交;若为其他渠道账号(如华为、vivo等),需联系对应渠道商,方式可在公众「帮助中心」查询。 准备证明材料 未成年人身份证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件及手持照片。 监护关系证明(如户口本、出生证明)。 充值账单截图、游戏ID及角色信息。 实名认证人身份材料(若账号已实名)。 提交申请并跟进 按要求填写退款申请,明确说明充值行为由未成年人完成,且未经监护人同意。 提交后耐心等待审核,一般需3-15个工作日。若平台拖延或拒绝,可保留沟通记录。 多渠道维权 若处理不积极,可通过黑猫投诉、12315消费者热线或「消费保」投诉,说明情况并上传证据。 必要时可律师,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李鑫等 2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张海龙 律师

河北省 石家庄

解答于 2025-08-23 05:54:30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批准综合计算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强制安排12小时工作制,属于违法行为。 维权步骤 保存考勤记录、加班通知、工作日志、工资条等能证明加班事实的材料; 若单位未签订书面合同,需收集工牌、工作证、考勤系统截图等证据。 协商与投诉 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加班费(平日150%、休息日200%、法定节假日300%)或调整工时;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拨打12333或前往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求责令整改。 法律救济 申请劳动仲裁:自权益受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单位所在地仲裁委提出申请; 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 赔偿标准 加班费计算: 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对应倍数(平日1.5倍、休息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 违法调整工时赔偿:可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四、注意事项 时效性: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需及时行动; 集体维权:若多人遭遇相同问题,可推选代表集体维权,提高效率; 职业病保障:长期超时工作可能导致健康损害,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主张权益。 提示:若单位拒绝协商或投诉无果,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张海龙等 12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李鑫 律师

山西省 太原

解答于 2025-08-23 02:00:59

分手后遭遇前男友骚扰并要求返还恋爱期间的钱,可参考以下建议: 一、应对骚扰行为 保留证据 收集骚扰短信、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监控视频等,明确对方的骚扰行为(如频繁联系、威胁、辱骂等),这些证据可用于后续维权。 明确告知对方停止骚扰 通过书面或录音方式,清晰表明其行为已构成违法,并要求立即停止。若对方继续骚扰,可作为加重处罚的依据。 报警处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多次发送骚扰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罚款。报警时提供证据,警方会依法处理。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若骚扰行为严重影响生活,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恋爱终止后纠缠、骚扰妇女的行为,受害人可申请保护令,法院将禁止对方实施骚扰、威胁等行为。 二、处理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 区分赠与与借款 赠与:恋爱期间的日常消费(如共同吃饭、看电影)、特殊节日的红包(如520元、1314元)等,一般视为赠与,无需返还。 借款:若转账时明确约定为借款(有借条、聊天记录等证据),则需返还。若无明确约定,需结合转账用途、双方经济状况等判断是否构成借贷关系。 理性沟通与协商 若对方要求返还部分合理费用,可尝试协商解决。但需注意保留沟通记录,避免被进一步骚扰。 法律途径 若协商无果,可通过诉讼解决。需提供证据证明赠与或借款的性质,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李鑫等 15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张海龙 律师

河北省 石家庄

解答于 2025-08-22 22:48:03

赠与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撤销,主要分为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两种情形: 一、任意撤销权 行使条件 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动产以交付为要件,不动产以登记为要件)。 赠与合同不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如救灾、扶贫、助残等)。 赠与合同未经公证。 例如,甲将未交付的汽车赠与乙,此时甲可随时撤销赠与;但若赠与合同已公证或涉及公益性质,则不可撤销。 法律后果 撤销后,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已履行的部分仍有效,赠与物所有权不变。 二、法定撤销权 行使条件 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例如,丙将房屋赠与丁并约定丁需照顾丙晚年,但丁未履行该义务,丙可撤销赠与。 法律后果 撤销后,无论赠与财产是否已转移,均需返还赠与物,赠与关系自始无效。 三、注意事项 除斥期间:赠与人需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权利消灭。 特殊情形: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可任意撤销,但可因法定事由撤销。 若涉及赠与财产的撤销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张海龙等 12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推荐律师

查看更多
王瑞

已帮助5260

擅长:刑事案件、企业法务、合同纠纷

孙先格

已帮助19426

擅长:婚姻家事、刑事案件、劳资纠纷

张海龙

擅长:刑事案件、综合咨询、合同纠纷

蒋昕赤

已帮助3610

擅长:婚姻家事、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郭广吉

已帮助10531

擅长:房产纠纷、婚姻家事、刑事案件

律师回复动态

庞立伟
3天前

房东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搬进你的租房并换锁,这是侵犯你合法权益的行为 。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与房东沟通协商 :首先尝试与房东进行沟通,明确指出其行为是未经你同意的,要求房东立即换回原锁或提供新钥匙,恢复你对房屋的正常使用权利。 收集证据 :收集能够证明房东擅自换锁及搬进租房的证据,如租赁合同、换锁前后的门锁照片、你与房东关于此事的沟通记录(包括短信、微信、电话录音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向相关部门投诉 :如果与房东沟通无果,可以向当地的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居委会或街道办等相关机构反映情况,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协调,要求房东承担相应的责任。 考虑法律途径 :若房东的行为给你造成了损失,如额外支出的住宿费用等,考虑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房东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赔偿你的损失。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对租赁房屋享有合法的占有、使用权,房东未经同意擅自换锁等行为属于对租赁物使用权的干涉,侵犯了承租人的合法权益。此外,房东的这种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干扰了你的正常生活秩序,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

蒋昕赤
3天前

男朋友全款买车送你并登记在你名下,未来他是否能要回去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 一般赠与情况:如果男朋友明确表示将车辆赠与你,且车辆已完成登记过户手续,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此时赠与行为已完成,车辆归你所有,男朋友通常不能要回。 • 附条件赠与情况:若男朋友买车送你是以结婚为目的等附条件的赠与,而最终条件未达成,如双方未能结婚,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规定,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男朋友可主张撤销赠与,要求你返还车辆。 • 借贷关系情况:若男朋友出钱买车是借给你使用,有借条或其他能证明借贷关系的证据,那么他可以要求你返还车辆或购车款。

孙先格
3天前

针对您在下班途中接到公司通知放假的消息,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和解答您的疑问。 首先,‌关于放假的性质‌: ‌如果是法定假日或公司统一安排的休假‌:这种情况下,您无需担心,因为这是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自身经营需要进行的正常休假安排。您只需按照公司通知的时间和要求,享受您的假期即可。 ‌如果是临时性的、非预期的休假‌(如因特殊原因如疫情、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紧急停工):这种情况下,公司通常会提前或及时通知员工,并说明休假的原因、期限以及后续的工作安排。您应仔细阅读通知内容,了解休假期间的相关事宜,如工资发放、假期延长或缩短的可能性等。 接下来,‌关于您下班途中的情况‌: 既然您已经在下班途中,且公司此时通知放假,那么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您已经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无需再返回公司。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直接回家或进行其他活动。 再然后,‌关于休假期间的权益‌: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相关规定,如果这次休假属于带薪休假(如年休假、法定假日等),那么您在休假期间应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如果休假是因为特殊原因导致的非带薪休假(如无薪停工等),那么您需要与公司沟通确认休假期间的工资发放情况。 最后,‌关于后续工作安排‌: 休假结束后,您应按照公司通知的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如果休假期间有工作需要处理或交接,您应与公司保持联系,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果休假期间公司有新的工作安排或调整,您也应在返回工作岗位后及时了解并适应。 综上所述,下班途中接到公司通知放假的消息时,您应首先确认放假的性质和原因,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同时,保持与公司的沟通联系,确保休假期间和休假后的工作顺利进行。希望这些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郭广吉
3天前

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上班的。 具体来说: 一、法律允许未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这意味着,只要身份证上的年龄大于16岁,未成年人就可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从事适应其体力、智力条件而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工作。 二、对未满18周岁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虽然法律允许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但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特殊的劳动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国家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此外,该法第六十四条还明确规定了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对雇佣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的要求法规 雇佣已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综上所述,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上班的,但他们的就业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