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合同里的不可抗力条款如何设置?

#合同纠纷

827浏览

2025-10-25 11:48:12

王瑞

王瑞 律师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是保障合同履行的重要条款,以下是其核心要点及设置建议:

  一、不可抗力的定义与特征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政府行为(如征收、禁令)和社会事件(如战争、罢工)。其关键特征为:

  不可预见性:事件发生时,当事人基于现有技术水平和信息无法合理预知。

  不可避免性:事件的发生不受当事人意志控制,无法通过合理措施阻止。

  不可克服性:当事人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消除事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二、不可抗力条款的作用

  免责依据:若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延迟履行,受影响方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违约责任。

  合同处理指引:明确不可抗力发生时合同的变更、解除或延期履行方式,避免争议。

  三、不可抗力条款的设置建议

  明确不可抗力范围可采用列举式(如“地震、洪水、战争”)或综合式(“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突发事件”),结合合同性质和行业特点细化范围,避免模糊表述。

  规定通知与证明义务约定受影响方需在不可抗力发生后合理时间内(如3-7日)书面通知对方,并提供官方证明文件(如气象部门报告、政府公告)。

  约定责任承担与合同处理方式

  明确损失分担原则(如双方各自承担自身损失)。

  规定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全部不能履行时解除合同,部分不能履行时延期或变更合同。

  避免无效条款

  不可约定排除法定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否则条款无效。

  不可将不可抗力范围约定小于法定范围,否则超出部分可能无效。

  四、注意事项

  迟延履行后不可抗力不免责:若一方已迟延履行合同,后续发生的不可抗力不能免除其违约责任。

  金钱债务一般不适用:对于金钱支付义务,通常不能以不可抗力免责,除非存在特殊法定情形。

  结合合同性质与行业特点:长期合同、涉外合同或高风险合同需更细致约定,如国际贸易中可能涉及运输中断、政策变化等不可抗力情形。

  示例条款“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战争、政府禁令等。若发生不可抗力,受影响方应在3日内书面通知对方,并提供相关证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全部不能履行的,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部分不能履行的,双方协商变更合同履行期限或方式。”

  通过合理设置不可抗力条款,可平衡合同双方风险,保障交易安全,减少纠纷。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