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诈骗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具体如下:
一、量刑档次与对应刑罚
数额较大个人诈骗金额2万元以上,单位诈骗金额5万元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个人诈骗金额2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金额100万元以上,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诈骗金额达到数额巨大标准的80%(个人16万元、单位80万元),且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也认定为“有其他严重情节”:
诈骗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
冒充国家机关或公益性组织实施诈骗;
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诈骗;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个人诈骗金额10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金额500万元以上,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诈骗金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标准的80%(个人80万元、单位400万元),且存在上述“其他严重情节”情形之一,认定为“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二、特殊情况的量刑调整
从重处罚情节:多次诈骗、将赃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拒不退赃等,可在基准刑基础上增加20%以下刑期,但累计不超过基准刑的100%。
从轻处罚情节:确因生活困难、学习、治病急需而诈骗,或未参与分赃、获赃较少等,可在基准刑基础上减少20%以下刑期。
三、罚金标准
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一般并处5000元至20万元罚金;
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5万元至30万元罚金;
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并处20万元至50万元罚金。
注意事项
各地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数额标准的细微差异,具体以当地司法机关认定为准。
区分合同诈骗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需结合履约能力、资金去向、事后态度等综合判断。
若遇到疑似合同诈骗情形,建议及时保留证据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