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您好,我儿子在大学期间,本地学生欺负外省学生,把我儿子打的昏迷住进了医院?我该怎么办?

2025-11-05 16:24:58

律师解答32条

王瑞

北京市 北京

如果孩子在大学期间被其他学生欺负导致住院,可通过以下方式追责: 固定证据 医疗记录:保存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伤情照片等,明确伤害与欺凌的因果关系。 视听资料:调取学校监控录像(若事发区域有监控),或保存现场目击者拍摄的视频、录音。 电子证据:保存短信、社交平台上的辱骂、威胁内容,注意保留原始载体。 证人证言:联系在场同学或老师,请求其提供书面证词或出庭作证。 与学校沟通 向学校相关部门(如学生处、保卫处)正式报告事件,要求学校启动调查程序,对涉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要求学校出具书面处理报告,明确事件经过、处理结果及后续预防措施。 追究责任主体 施暴者及监护人:若施暴者为未成年人,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若施暴者已满14周岁,可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处罚;若情节严重(如造成重伤、死亡),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等刑事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 学校:若学校未尽到安全管理职责(如未及时制止欺凌行为、未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可根据《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学校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途径 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施暴者及监护人赔偿损失,同时可要求学校承担补充责任。 若欺凌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调查,通过刑事诉讼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 注意事项: 处理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行为,以免引发二次伤害。 若涉及多名施暴者或情节严重,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协助处理,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支持。

解答于 2025-11-06 17:29:37

陈柏有

江苏省 苏州

需要咨询什么问题,具体情况详细描述

解答于 2025-11-06 13:08:52

黄长溪

广东省 深圳

你好具体情况需要深入了解一下才可以判断

解答于 2025-11-06 11:51:32

李强

山西省 太原

首先需要解决孩子伤情治疗,确定孩子情况赔偿方案。同时对施暴者追责。 需要同时尽快行动。 具体解决方案需要你提供一些初步材料,以免因为自身待遇行权延误孩子情况

解答于 2025-11-06 11:15:35

吴永晖

广东省 珠海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可以赶紧报警处理

解答于 2025-11-06 10:57:31

张海龙

河北省 石家庄

在校被人殴打住院,施暴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需根据具体情节和伤害程度确定,以下是主要法律后果: 一、民事责任 赔偿医疗费用:施暴者需赔偿受害者因住院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 精神损害赔偿:若殴打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害者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财产损失赔偿:若殴打过程中造成受害者财产损失,施暴者需赔偿相应损失。 二、行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 若殴打行为构成轻微伤,施暴者可能面临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若存在结伙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等情节较重的情形,处10-15日拘留,并处500-1000元罚款。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但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三、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罪:若殴打行为造成轻伤及以上伤害,施暴者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已满16周岁的施暴者需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也需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需承担刑事责任。 寻衅滋事罪:若殴打行为属于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处理建议: 及时就医并保留证据:立即送医治疗,保存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单据等,同时收集现场证据(如衣物破损、血迹、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 报警处理: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调查,申请伤情鉴定。若构成轻伤及以上伤害,公安机关将立案侦查;若为轻微伤,公安机关将依法给予治安处罚。 协商或诉讼:可尝试与施暴者及其监护人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若构成刑事案件,受害者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学校责任:学校若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导致殴打事件发生或后果加重,需承担相应补充责任。家长可要求学校提供监控录像、协助调查等。 建议及时报警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

解答于 2025-11-06 10:57:04

查看全部 32 条解答

热门法律问答

王瑞 律师

北京市 北京

解答于 2025-11-06 11:41:57

您好。做油漆行业离职后体检发现肝功能偏高,是可以进行职业病鉴定的。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建议: 一、职业病鉴定的可行性 法律依据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规定,劳动者无论是否在职、离职或退休,只要怀疑自身疾病与职业活动相关,均有权申请职业病诊断。油漆行业涉及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的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符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畴。 鉴定条件 需提供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工作单位、岗位、接触化学物质的时间等。 需携带身份证、离职证明、体检报告等材料,必要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二、鉴定流程与注意事项 选择鉴定机构可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议优先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机构,便于获取相关资料。 准备材料 职业史书面材料(含工作单位、岗位、接触危害因素等)。 肝功能检查报告、离职体检报告等医学资料。 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 配合调查与检查 鉴定机构可能要求补充检查(如腹部超声、病毒性肝炎筛查等),需积极配合。 若用人单位未提供资料,可要求鉴定机构依法督促用人单位提交。 三、维权与后续处理 鉴定结果与赔偿 若确诊为职业性肝损伤,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 即使未认定为职业病,若能证明肝功能异常与工作环境相关,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注意事项 职业病鉴定需专业判断,建议咨询当地卫健委或职业病防治机构获取详细指导。 保留所有与工作、体检、鉴定相关的证据,以备维权需要。 总结 油漆行业离职后肝功能偏高,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申请职业病鉴定。及时就医、整理材料、配合鉴定是关键步骤,若确诊为职业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王瑞等 18 位律师已回复

郭广吉 律师

北京市 北京

解答于 2025-11-06 01:31:47

当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别人乱发时,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结论前置 你应首先尝试与对方沟通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删除照片;若协商无果,可固定证据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包括向平台投诉、报警或提起民事诉讼等。 二、详细措施 沟通协商 直接联系对方:通过直接与对方沟通,明确表达你的诉求,即要求其立即停止乱发你的照片,并删除已发布的内容。 投诉:如果对方是在网络(如社交媒体、论坛等)上发布你的照片,你可以向该平台投诉,要求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或封禁账号等措施。 固定证据 截图保存:对包含你照片的网页、聊天记录或社交媒体帖子进行截图保存,确保截图中清晰显示照片、发布者信息、发布时间等关键信息。 录屏取证:如果可能的话,使用手机录屏功能对相关界面进行录制,以更全面地展示照片的存在状态及相关的上下文信息。 法律途径维权 报警处理:如果对方的行为构成侮辱、诽谤或侵犯你的隐私权等,且情节严重的,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提起民事诉讼:若对方拒绝停止侵权行为或赔偿损失,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实际经济损失)等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隐私权或名誉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总结与建议 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别人乱发时,务必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来保护自己。首先尝试与对方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则固定证据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也要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果你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帮助,请直接向我咨询。

郭广吉等 7 位律师已回复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省 深圳

解答于 2025-10-31 15:27:36

针对顺丰快递送货员在送货过程中不小心碰到车子的情况,你可以从责任认定、协商处理、法律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多个角度来处理。 ‌责任认定‌: 首先,需要明确送货员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如果送货员在正常送货过程中,因疏忽或不小心碰到车子,且该行为并非故意或重大过失,那么根据一般侵权责任原则,送货员或其所在公司(顺丰快递)可能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具体责任大小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如果车子受损,且该损失与送货员的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那么送货员或顺丰快递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通常包括车子的维修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 ‌协商处理‌: 在责任认定后,你可以尝试与顺丰快递进行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协商过程中,你可以提供车子受损的照片、维修费用清单等证据,以支持你的赔偿请求。 顺丰快递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通常会有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你可以通过顺丰快递的官方客服渠道或投诉平台来提出你的诉求,并寻求解决方案。 ‌法律途径‌: 如果协商无果,或者你对协商结果不满意,你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包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顺丰快递承担赔偿责任。 在提起诉讼前,你需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如车子受损的照片、维修费用清单、与顺丰快递的协商记录等。同时,你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诉讼策略,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如果送货员的行为构成侵权,且给你造成了损失,那么你有权要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如车子维修费用)以及可能的间接损失(如因车子受损而产生的交通费用等)。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你可以考虑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在接收快递时,尽量选择一个安全、宽敞的地点,以便快递员能够顺利、安全地完成送货任务。 同时,你也可以与快递员进行沟通,提醒他们在送货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碰到周围的车辆或物品。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你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与快递员或顺丰快递发生不必要的争执或冲突。同时,要尽可能多地收集证据,以支持你的主张和请求。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帮助,你可以直接向我咨询。

孙先格等 36 位律师已回复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省 深圳

解答于 2025-10-31 14:02:00

‌结论前置‌:针对14岁女孩在学校被同学伤了几个耳光的情况,你可以从立即保护与安抚、收集证据、与学校沟通、报警处理、考虑法律诉讼以及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来处理。 ‌立即保护与安抚‌: 首先,要确保女孩的安全,避免她再次受到伤害。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同时,给予女孩足够的安抚和支持,让她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减轻她的心理创伤。 ‌收集证据‌: 尽可能收集与事件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目击者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处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了解事件经过,并为可能的法律诉讼提供有力支持。 如果女孩有受伤,记得保留好医疗记录和相关费用单据。 ‌与学校沟通‌: 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向学校反映情况,并要求学校对此事进行调查和处理。学校有责任保障学生的安全,对于校园欺凌行为应予以严肃处理。 与学校协商制定解决方案,如要求打人者道歉、赔偿损失等。同时,可以要求学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报警处理‌: 如果情况严重,如女孩受到严重身体伤害或心理创伤,或者打人者行为恶劣、拒不道歉赔偿等,你可以考虑报警处理。 警方会对此事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打人者。如果打人者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罪等,将面临刑事处罚。 ‌考虑法律诉讼‌: 如果通过与学校沟通、报警处理等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或者打人者拒不承担责任,你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 你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比如我),了解具体的法律程序和诉讼策略。在诉讼过程中,你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诉讼请求,如医疗记录、费用单据、目击者证言等。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打人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女孩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女孩有工作的话)。同时,如果女孩因此遭受精神损害,还可以要求打人者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孙先格等 31 位律师已回复

说清楚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耐心等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巧咨询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assets/image/case-list/bg_btn.png

律师回复动态

孙先格
11小时前

针对您骑车被碰后对方已赔偿200元,但次日发现受伤部位肿胀的情况,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处理:一是与对方协商增加赔偿,二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三是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 ‌与对方协商增加赔偿‌ ‌情况说明‌:首先,您可以尝试与对方联系,说明您次日发现受伤部位肿胀,且可能因此产生额外的医疗费用。基于公平原则,您有权要求对方增加赔偿以覆盖这些额外费用。 ‌操作建议‌:在协商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理性,以事实为依据,明确表达您的诉求。如果对方同意增加赔偿,最好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以避免后续纠纷。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操作步骤‌: ‌收集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证人证言、医疗记录等,以证明您受伤的事实和对方的责任。 ‌提起诉讼‌: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您的医疗费用和其他相关损失。在起诉时,您需要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等待审理‌: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您需要出庭应诉,并出示证据来支持您的诉讼请求。 ‌执行判决‌:如果法院判决对方赔偿您的损失,但对方不履行判决,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 ‌就医建议‌:无论您选择协商还是法律途径,都建议您及时就医检查,以确保您的伤势得到妥善治疗。同时,就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记录、费用清单等也是后续维权的重要证据。 ‌证据保留‌:除了医疗记录外,您还可以保留与事故相关的其他证据,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与对方的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在后续协商或法律诉讼中都将起到关键作用。 ‌额外建议‌: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理性至关重要。避免与对方发生不必要的争执或冲突,以免加重伤势或引发其他法律问题。如果您对法律程序不熟悉或感到困惑,可以直接向我咨询,我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王瑞
16小时前

您好。做油漆行业离职后体检发现肝功能偏高,是可以进行职业病鉴定的。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建议: 一、职业病鉴定的可行性 法律依据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规定,劳动者无论是否在职、离职或退休,只要怀疑自身疾病与职业活动相关,均有权申请职业病诊断。油漆行业涉及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的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符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畴。 鉴定条件 需提供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工作单位、岗位、接触化学物质的时间等。 需携带身份证、离职证明、体检报告等材料,必要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二、鉴定流程与注意事项 选择鉴定机构可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议优先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机构,便于获取相关资料。 准备材料 职业史书面材料(含工作单位、岗位、接触危害因素等)。 肝功能检查报告、离职体检报告等医学资料。 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 配合调查与检查 鉴定机构可能要求补充检查(如腹部超声、病毒性肝炎筛查等),需积极配合。 若用人单位未提供资料,可要求鉴定机构依法督促用人单位提交。 三、维权与后续处理 鉴定结果与赔偿 若确诊为职业性肝损伤,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 即使未认定为职业病,若能证明肝功能异常与工作环境相关,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注意事项 职业病鉴定需专业判断,建议咨询当地卫健委或职业病防治机构获取详细指导。 保留所有与工作、体检、鉴定相关的证据,以备维权需要。 总结 油漆行业离职后肝功能偏高,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申请职业病鉴定。及时就医、整理材料、配合鉴定是关键步骤,若确诊为职业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庞立伟
18小时前

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协商解决:尝试再次与劳务公司相关人员沟通、短信、微信等方式,要求其按照欠条约定支付赔偿款,并保留好相关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申请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在调解组织的主持下,争取达成调解协议并让劳务公司履行。 申请仲裁:若协商、调解均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欠条及其他能证明工伤事实和双方关系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医疗诊断证明等。 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公司在仲裁或诉讼后仍不履行,可在判决书或裁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公司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公司的财产等,以强制其履行义务。

王瑞
19小时前

如果遇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不通过诉讼途径,以下部门和渠道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劳动监察部门 投诉方式:拨打12333或直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线下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处理速度快且无需复杂法律程序。 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 投诉方式:登录“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进入“欠薪线索反映”板块提交投诉。该平台会将线索转至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处理,重点关注农民工欠薪问题。 工会组织 投诉方式:拨打工会维权热线12351,或前往工会帮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工会可直接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协调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还能提供法律援助。 法院申请支付令 适用条件:若持有工资欠条、双方签字的协议书等明确债权债务关系的材料,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支付令送达后,若用人单位未提出异议,可直接强制执行,无需经过仲裁和诉讼程序。 以上方式中,劳动监察部门和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是处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常用且高效的途径,建议优先选择。若涉及金额较大或情况复杂,可结合工会或法律援助进一步维权。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