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突然离开工作单位,公司不给工资

2023-10-10 05:14:47

律师解答10条

涂伟

四川省 成都

您好,我是成都的涂伟律师,应当给工资。

解答于 2023-10-10 07:48:35

倪显铖

浙江省 杭州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可以详细说说,帮你分析

解答于 2023-10-10 07:43:01

李新宇

河北省 石家庄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具体可以详细咨询。

解答于 2023-10-10 07:39:11

龚永青

江苏省 苏州

具体可以一对一沟通,提供分析指导:

解答于 2023-10-10 07:10:40

陈静

浙江省 杭州

你好,这种情况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劳动仲裁。

解答于 2023-10-10 06:32:44

张永威

河南省 商丘

您好,我是张律师,您需要咨询什么问题呢,可以详细说下,我可以结合法律规定给您提供帮助。

解答于 2023-10-10 06:26:01

查看全部 10 条解答

热门法律问答

郭广吉 律师

北京市 北京

解答于 2025-11-20 03:12:19

单位不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或者拖延不办,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法律依据: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 具体行动: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举报,说明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情况。 二、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流程:在单位逾期仍不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了解住房公积金的用途与重要性 住房公积金的用途: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职工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并且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重要性:住房公积金不仅关乎职工的住房需求,还与职工的贷款、养老等多方面权益息息相关。单位不缴纳住房公积金,将直接影响职工的这些权益。 综上所述,单位不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是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举报和申请,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郭广吉等 27 位律师已回复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省 深圳

解答于 2025-11-19 17:59:06

您好,我是孙先格律师! 离职以后,若前公司继续查账,您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主要取决于您在职期间的行为性质以及是否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以下是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正常离职且无违法违规行为 ‌无需承担责任‌:如果您在职期间严格遵守了公司的财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进行任何违法或违规的财务操作,那么离职后,即使前公司继续查账,您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因为查账本身是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一种审查,旨在确保公司财务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与您个人无关。 ‌配合义务‌:尽管您无需承担责任,但出于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您可能需要配合前公司的查账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这有助于维护您与前公司的良好关系,并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纠纷。 二、在职期间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 ‌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您在职期间存在违法或违规的财务操作,如挪用资金、虚假记账等,那么离职后,即使前公司继续查账,您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这些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查账过程中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前公司有权向相关部门报案或采取其他法律措施追究您的责任。 ‌具体责任类型‌:根据违法或违规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您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挪用资金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虚假记账可能违反《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三、特殊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离职交接不清‌:如果您在离职时未与前公司完成清晰的财务交接工作,导致公司财务状况不明或存在遗留问题,那么离职后前公司查账时发现这些问题,您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作为离职员工,您有义务确保离职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风险。 ‌合同或协议约定‌:如果您与前公司签订了相关的合同或协议,其中明确规定了离职后查账的责任承担问题,那么您需要按照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合同或协议中约定了您需要承担查账过程中的某些责任或义务,那么您需要遵守这些约定。

孙先格等 9 位律师已回复

张彩 律师

重庆市 重庆

解答于 2025-11-18 21:12:49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后续措施: 1. 申请强制执行 若劳动仲裁已出具裁决书且生效,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依法查询、查封用人单位的财产(如账户、资产等),强制其支付工资。 2. 向住建/人社部门投诉 农民工工资拖欠属于重点监管领域,可向工程所在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若涉及建筑工程)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再次投诉,要求对用人单位进行责令支付、行政处罚。 3. 寻求法律援助 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法律援助,由律师协助处理强制执行、投诉等流程,或通过诉讼进一步主张权益(包括拖欠工资的利息等)。 4. 向工会或农民工维权机构求助 联系当地工会组织或专门的农民工维权服务机构,借助其资源协调解决或提供支持。

张彩等 23 位律师已回复

王瑞 律师

北京市 北京

解答于 2025-11-17 17:07:52

如果因误提报1000元打车费用被公司开除,可参考以下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确认开除依据是否合法 公司需证明误提报行为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重大损害”。若公司规章制度未明确将此类行为列为严重违纪,或未履行民主程序(如未公示、未告知员工),开除可能不合法。 若公司以“重大损害”为由开除,需证明损失达到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倍以上,或造成商誉严重贬损等后果。误提报1000元通常难以达到此标准。 收集证据 保存与误提报相关的证据,如打车记录、系统操作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明是误操作而非故意行为。 收集公司规章制度、培训记录等,查看是否有关于误提报的处理规定及是否已向员工公示。 与公司协商 主动与公司沟通,说明误提报是无意之举,表达愿意配合整改或赔偿的意愿。若公司同意协商,可签订赔偿协议,明确赔偿金额和方式(如分期扣除工资,但每月扣除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 若协商不成,可要求公司出具书面解除通知,明确开除理由和依据。 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 若认为公司开除违法,可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仲裁或诉讼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公司规章制度不合法、未履行程序或误提报行为不构成严重违纪。 注意事项: 若公司要求赔偿损失,需注意赔偿额度上限(累计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且扣除工资后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若误提报行为涉及职务侵占或诈骗(如金额较大或存在故意隐瞒等情节),可能面临刑事风险,需谨慎应对。

王瑞等 8 位律师已回复

说清楚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耐心等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巧咨询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assets/image/case-list/bg_btn.png

律师回复动态

孙少强
昨天

仅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目前无法直接认定该顾客的行为构成诈骗。诈骗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还款的意图,而是故意骗取财物。 2.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例如编造虚假理由、提供虚假身份等手段诱使对方交付财物。 3.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例如因相信对方的虚假陈述而主动支付房费或借款。目前您所描述的情况更多表现为债务纠纷,即顾客拖欠房费和借款后失联。建议您先尝试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保留证据:收集与该顾客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借款凭证、房费支付记录等,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 2.尝试联系:通过其他可能的渠道(如共同朋友、工作单位等)尝试联系对方,了解其失联原因。 3.法律途径:若对方确实存在恶意拖欠且无法联系的情况,可考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追讨欠款。若在追讨过程中发现对方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如虚构身份、编造还款理由等),可进一步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需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徐一华
昨天

这种行为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定性 1. 非法侵入住宅罪 未经允许进入他人房间并乱翻乱拿,属于非法侵入住宅并实施盗窃、侵占行为,触犯《刑法》第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第264条(盗窃罪)。 2. 冒充执法人员的加重情节 若行为人以“执法”名义实施上述行为,即使未穿警服、未出示证件,也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刑法》第279条),同时叠加非法侵入、盗窃的罪责。 二、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民事责任:需赔偿因乱翻乱拿造成的财物损失、精神损害; - 行政责任:若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拘留、罚款。 三、维权建议 1. 立即报警:拨打110,说明对方非法侵入、乱翻乱拿的事实,要求警方立案侦查; 2. 保留证据:拍摄对方行为的视频、照片,记录被翻动、拿走的财物清单,作为维权依据; 3. 追究责任:配合警方调查,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同时提出民事赔偿。 综上,这种行为已涉嫌犯罪,你应第一时间报警,通过法律途径严惩违法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庞立伟
昨天

虐童行为的认定需结合行为的性质、程度及后果,我国法律从民事、行政、刑事多个层面进行规范,核心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具体认定标准可从以下方面把握: 一、行为主体 通常包括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抚养、教育、看护职责的人(如父母、监护人、学校教职工、保姆等),也可能涉及其他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人员。 二、行为方式 虐童行为既包括身体虐待,也包括精神虐待,具体表现为: 1. 身体虐待: 直接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如殴打、捆绑、残害肢体、冻饿、强迫过度劳动等),导致其身体受伤(如轻微伤、轻伤、重伤,甚至死亡); 明知可能危及未成年人健康,仍放任危险发生(如让未成年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在危险环境中独处等)。 2. 精神虐待: 长期辱骂、恐吓、侮辱、歧视未成年人,导致其心理创伤(如出现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 剥夺未成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如拒绝情感关怀、故意隔离、强迫目睹暴力行为等); 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法或违背道德的活动(如强迫乞讨、参与犯罪等)。 三、行为后果 需达到“情节恶劣”或“造成损害”的程度,具体可参考: 身体上: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或多次实施暴力(即使未达轻微伤,长期累积也可能构成); 精神上:导致未成年人出现明显心理异常(需通过医疗诊断、心理评估等证明); 其他:如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学习,或导致其流离失所、辍学等。 四、法律层面的具体认定 1. 民事责任: 只要实施了虐待行为(无论情节轻重),即构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监护人或受害人可主张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包括医疗费、心理治疗费等)。 2. 行政责任: 未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的,如殴打未成年人造成轻微伤,或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较轻,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罚款等处罚。 3. 刑事责任: 若虐待行为“情节恶劣”(如长期虐待、造成重伤或死亡等),可能构成《刑法》中的“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对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家庭成员(如教职工、保姆)虐待未成年人,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庞立伟
2天前

核心维权步骤(精准可执行) 1. 立即固定关键证据:截图闲鱼订单详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含索要截图/编号、密码沟通)、手机伪劣的实拍视频(展示屏幕锁后续问题、伪劣特征),保留快递面单及签收记录,这些是维权核心依据。 2. 发起售后维权:打开闲鱼订单,申请“退货退款”,选择“假冒品牌/伪劣产品”,上传所有证据并说明情况(重点强调卖家索要收货截图后才给密码、隐瞒伪劣事实),会介入核查,优先保障买家权益。 3. 协商不成升级处理:若卖家拒绝售后,直接联系闲鱼,说明被骗过程,要求平台冻结卖家账户及交易资金;投诉,提交证据备案,涉嫌诈骗的话可拨打110报警。 关键提醒 切勿私下转账或删除聊天记录,所有沟通务必在闲鱼平台内进行,便于平台追溯。 退货时选择顺丰到付并保留快递凭证,避免卖家拒收或否认收货。 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闲鱼维权证据清单模板,清晰列出需提交的材料及说明要点,需要吗?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