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员工离职后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恶意评论,公司怎么维权

#综合咨询

877浏览

2025-08-22 10:29:16

王瑞

王瑞 律师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

  如果员工离职后在小红书发表恶意评论,可参考以下步骤应对:

  收集证据

  及时通过截图、公证等方式固定恶意评论的内容、发布时间、点赞/评论数量等信息,证明其言论的传播范围和影响。

  联系平台处理

  根据《民法典》规定,企业作为权利人可向小红书平台提交侵权投诉,要求删除或屏蔽相关内容。投诉时需提供初步证据(如身份证件、权属证明等)及侵权内容的链接。

  沟通协商

  尝试与离职员工私下沟通,要求其删除评论并道歉。若员工因离职补偿等问题存在不满,可协商解决,避免矛盾升级。

  法律途径

  民事诉讼: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要求员工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包括公证费、律师费等合理支出)。

  行政手段:若员工的言论涉及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刑事报案:若恶意评论的传播范围广、造成严重后果(如点击量超过5000次或转发量超过500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可向法院提起自诉或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预防措施

  在员工入职和离职时,明确约定保密义务和禁止诋毁公司的条款,通过员工手册、离职协议等形式强化约束,降低类似风险。

  注意事项: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和证据,确保维权过程合法合规。

  若涉及商业秘密或敏感信息,需注意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避免泄露。

  法律程序可能耗时较长,建议尽早介入处理,避免影响扩大。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