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该如何分配?

#婚姻家事

976浏览

2025-05-20 10:11:53

郑泽敏

郑泽敏 律师

山东中颐律师事务所

  兄妹三人因为一处房产还有4.7万元的抚恤金闹上了法庭。这期间关于抚恤金如何分配成为争议的焦点,那么,法院是如何进行认定的?

  案情简介

  2024年8月,年迈的黎某不幸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由于黎某生前未立遗嘱,也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这份遗产成为她的三个子女争夺的焦点。三子女时某、章甲和章乙是同母异父的关系。2024年11月,时某把章甲、章乙起诉至槐荫区法院,要求获得母亲遗留的全部房产和4.7万元抚恤金,理由是自己承担了主要的赡养责任。

  法院审理

  本案中,黎某有两次婚姻,时某和章甲、章乙三人同母异父,这起案件的原告是时某,被告是章甲和章乙。章甲、章乙辩称,黎某活着的时候,他们每年都会把母亲被接到自己家生活一段时间,同样尽到了赡养义务,因此请求依法分割遗产。同母异父的三兄妹都认为自己尽了赡养义务,要求平等分割遗产,如何认定和处理他们的主要争议是本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被继承人黎某生前没有留有遗嘱,也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其涉案遗产依法应按照法定继承处理。涉案房屋是黎某的个人财产。根据审理查明的情况及证人证言,时某在黎某生前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故在分割该套房产时应适当予以多分。诉讼中,时某主张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所以把房屋判归时某所有为宜,但他应按双方认可一致的房产价值,给予其他法定继承人相应的货币补偿。时某在诉讼请求中提出的要继承4.7万元的抚恤金,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是本案中另一个关键问题。抚恤金并不属于遗产。根据法律规定,抚恤金发放的目的是救济死者家属,特别是那些依赖死者生活的未成年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而不是死者的个人财产,因此不能作为遗产继承。法院根据各方与死者的亲密程度、赡养义务等因素,决定时某分得2.7万元,章甲和章乙各分得1万元。最终,槐荫法院依法判决房屋归时某所有,时某分别给付章甲、章乙房屋货币补偿款各10万元;黎某的抚恤金,时某分得2.7万元,章甲、章乙各分得1万元。

  法官说法

  在亲情与财产交织的复杂纠纷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仅考验着彼此的理解与宽容,也凸显了法律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尊重亲情的基础上确保遗产分配公平合理,如何在法律与情理之间找到平衡,是遗产继承案件面临的重要问题。遗产继承的起点和顺序是如何规定的?关于继承的起点问题,《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法定顺序继承,这是整个继承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关于继承的顺序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哪些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和知识产权收益等。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抚恤金、社会保险金等不属于遗产。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法院会如何进行认定?这就涉及到法定继承的原则。《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割。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原则上继承的份额应当均等。继承人是否尽到了赡养义务,法院在分配遗产时是否会重点考虑?《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还规定了“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分配”的例外情况。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而对于没有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则可以少分甚至不分。这体现了法律对实际赡养情况的尊重。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法律是否会提供特殊照顾原则?是的,所谓的“特殊照顾原则”,就是法律规定对生活困难且无法劳动的继承人,应给予适当照顾,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

  法官提醒:继承不仅是财产的传承,也是亲情的延续。我们鼓励各方在继承纠纷中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尽量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问题,避免因财失义。

引用法条

抚恤金不属于遗产。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抚恤金是公民死亡后,所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给死者近亲属及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发生于死者死亡后,不属于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 关于抚恤金的分配,法律虽无明确规定,但一般参照以下方式: • 参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分配顺序与遗产继承顺序类似,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优先分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 考虑实际情况调整比例:由于抚恤金并非遗产,分配时需考虑各近亲属的生活条件、与死者的关系亲疏等因素,具体比例由近亲属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综合考虑以公平、合理的方式确定分配比例,一般会适当照顾无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直系亲属。 相关法条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抚恤金不符合这一规定,所以不属于遗产。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遗产的法定继承顺序,抚恤金分配可参照此顺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