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当事人: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

2025-11-23 10:58:27

律师解答24条

孙先格

广东省 深圳

您好!我是孙先格律师! 关于虐待行为的认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第260条及司法实践,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综合判断: ‌1. 主体与对象关系‌ 需存在家庭成员关系(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共同生活成员),这是虐待罪区别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特征。例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间同样适用。 ‌2. 行为持续性‌ 要求虐待行为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特征。单次殴打或辱骂通常不构成虐待罪,但若形成持续性的精神或肉体折磨(如长期禁食、冻饿、强迫超负荷劳动等),则可能触犯本罪。 ‌3. 行为性质与后果‌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情节恶劣(如导致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此时将升级为"虐待罪结果加重犯",处2-7年有期徒刑) 特别提示:若虐待行为直接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将依照重罪定罪处罚。 ‌4. 主观故意‌ 行为人需具有‌故意‌心态,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被害人造成身心伤害,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行为不构成虐待罪。 ‌典型案例参考‌: (2021)京01刑终123号判决中,被告人长期对瘫痪配偶实施辱骂、限制饮食、拒绝护理等行为,最终因"情节恶劣"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请问您是否需要进一步了解: ① 具体案件中的证据收集要点? ② 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③ 非家庭成员间的虐待行为如何定性?

解答于 2025-11-24 15:02:03

蒋昕赤

重庆市 重庆

法律定性与适用范围 • 在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侵害并非用一个罪名概括,需结合主体身份、行为方式与后果综合判断。典型路径包括:家庭成员对儿童实施经常性打骂、体罚、冻饿、有病不医等,达到“情节恶劣”,构成《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罪;致重伤、死亡的,法定刑升至二年以上七年以下。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员(如幼儿园教师、托儿所工作人员、保姆、福利机构看护人等)实施虐待,构成《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可构成单位犯罪。行为造成轻伤以上人身伤害,通常按《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追究;若同时符合其他罪名的构成,依法择一重罪处罚。未达刑事入罪门槛的轻微情形,多依《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追究行政处分或民事责任。 认定要点与证据 • 主体与职责:核实加害人是否为监护人或负有看护职责的人员(如教师、保育员、保姆、机构工作人员等),这是适用“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关键要件。 • 行为与频率:重点审查是否存在持续、经常的肉体摧残或精神折磨,如殴打、体罚、捆绑、侮辱、长期精神控制等;“一次性的粗暴行为”未必当然构成“情节恶劣”,但如后果严重,仍可能触及故意伤害罪评价。 • 后果与伤情:及时固定病历、伤情鉴定、影像资料;是否达到轻伤直接关系是否转入故意伤害罪评价。 • 主观方面:综合动机、手段、事后态度(如是否隐匿、威胁、阻止救助)判断是否存在故意或放任损害结果发生。 • 证据保全与“一站式”取证:对视频、聊天记录、目击证言、考勤与监控及时截图、录屏、公证;对未成年人优先采用“一站式取证”(一次完成询问、体检、取样),并同步心理干预,避免“二次伤害”。 常见情形与可能定性 • 父母或监护人长期打骂、体罚、冻饿、有病不医:构成虐待罪(刑法第260条);致重伤、死亡从重(2—7年)。 • 幼师、保姆、托育机构工作人员虐待儿童: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刑法第260条之一);法定刑3年以下;可构成单位犯罪。 • 行为致儿童轻伤以上:构成故意伤害罪(刑法第234条);与其他罪名竞合时择重处罚。 • 未达刑事门槛的体罚或侮辱:依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追究行政处分或民事赔偿;必要时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解答于 2025-11-24 10:59:59

齐鑫

甘肃省 兰州

您好,为了提供更精准的法律解答,请详细叙说一下你的具体情况。

解答于 2025-11-24 10:23:58

徐桢炜

江苏省 南京

你好,我是徐律师,可以具体聊聊,沟通一下情况

解答于 2025-11-24 09:36:16

柳亚红

山西省 临汾

你好,你的诉求已收到,请注意接听电话

解答于 2025-11-24 08:08:39

葛逸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您好,具体什么情况?有什么问题?

解答于 2025-11-24 07:15:19

查看全部 24 条解答

热门法律问答

徐一华 律师

四川省 雅安

解答于 2025-11-23 11:00:01

这种行为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定性 1. 非法侵入住宅罪 未经允许进入他人房间并乱翻乱拿,属于非法侵入住宅并实施盗窃、侵占行为,触犯《刑法》第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第264条(盗窃罪)。 2. 冒充执法人员的加重情节 若行为人以“执法”名义实施上述行为,即使未穿警服、未出示证件,也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刑法》第279条),同时叠加非法侵入、盗窃的罪责。 二、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民事责任:需赔偿因乱翻乱拿造成的财物损失、精神损害; - 行政责任:若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拘留、罚款。 三、维权建议 1. 立即报警:拨打110,说明对方非法侵入、乱翻乱拿的事实,要求警方立案侦查; 2. 保留证据:拍摄对方行为的视频、照片,记录被翻动、拿走的财物清单,作为维权依据; 3. 追究责任:配合警方调查,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同时提出民事赔偿。 综上,这种行为已涉嫌犯罪,你应第一时间报警,通过法律途径严惩违法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徐一华等 24 位律师已回复

#综合咨询

2025-11-23 10:58:27

庞立伟 律师

山东省 日照

解答于 2025-11-23 10:58:27

虐童行为的认定需结合行为的性质、程度及后果,我国法律从民事、行政、刑事多个层面进行规范,核心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具体认定标准可从以下方面把握: 一、行为主体 通常包括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抚养、教育、看护职责的人(如父母、监护人、学校教职工、保姆等),也可能涉及其他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人员。 二、行为方式 虐童行为既包括身体虐待,也包括精神虐待,具体表现为: 1. 身体虐待: 直接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如殴打、捆绑、残害肢体、冻饿、强迫过度劳动等),导致其身体受伤(如轻微伤、轻伤、重伤,甚至死亡); 明知可能危及未成年人健康,仍放任危险发生(如让未成年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在危险环境中独处等)。 2. 精神虐待: 长期辱骂、恐吓、侮辱、歧视未成年人,导致其心理创伤(如出现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 剥夺未成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如拒绝情感关怀、故意隔离、强迫目睹暴力行为等); 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法或违背道德的活动(如强迫乞讨、参与犯罪等)。 三、行为后果 需达到“情节恶劣”或“造成损害”的程度,具体可参考: 身体上: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或多次实施暴力(即使未达轻微伤,长期累积也可能构成); 精神上:导致未成年人出现明显心理异常(需通过医疗诊断、心理评估等证明); 其他:如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学习,或导致其流离失所、辍学等。 四、法律层面的具体认定 1. 民事责任: 只要实施了虐待行为(无论情节轻重),即构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监护人或受害人可主张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包括医疗费、心理治疗费等)。 2. 行政责任: 未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的,如殴打未成年人造成轻微伤,或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较轻,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罚款等处罚。 3. 刑事责任: 若虐待行为“情节恶劣”(如长期虐待、造成重伤或死亡等),可能构成《刑法》中的“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对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家庭成员(如教职工、保姆)虐待未成年人,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庞立伟等 24 位律师已回复

庞立伟 律师

山东省 日照

解答于 2025-11-22 12:38:13

核心维权步骤(精准可执行) 1. 立即固定关键证据:截图闲鱼订单详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含索要截图/编号、密码沟通)、手机伪劣的实拍视频(展示屏幕锁后续问题、伪劣特征),保留快递面单及签收记录,这些是维权核心依据。 2. 发起售后维权:打开闲鱼订单,申请“退货退款”,选择“假冒品牌/伪劣产品”,上传所有证据并说明情况(重点强调卖家索要收货截图后才给密码、隐瞒伪劣事实),会介入核查,优先保障买家权益。 3. 协商不成升级处理:若卖家拒绝售后,直接联系闲鱼,说明被骗过程,要求平台冻结卖家账户及交易资金;投诉,提交证据备案,涉嫌诈骗的话可拨打110报警。 关键提醒 切勿私下转账或删除聊天记录,所有沟通务必在闲鱼平台内进行,便于平台追溯。 退货时选择顺丰到付并保留快递凭证,避免卖家拒收或否认收货。 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闲鱼维权证据清单模板,清晰列出需提交的材料及说明要点,需要吗?

庞立伟等 31 位律师已回复

蒋昕赤 律师

重庆市 重庆

解答于 2025-11-22 12:36:10

法律要点与你的权利 • 性骚扰的认定以“是否违背他人意愿”为核心,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不仅限于肢体接触,开黄腔、发黄段子、发送淫秽信息等同样可能构成性骚扰,且不分性别。 • 依据《民法典》第1010条,受害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防止利用职权或从属关系实施骚扰。 • 《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禁止性骚扰,要求单位建立制度、畅通渠道、保护隐私并及时处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要求在劳动场所预防和制止性骚扰。 • 情节严重时,可能触犯《刑法》猥亵罪(如以暴力、胁迫强制猥亵他人或侮辱妇女,通常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恶劣、聚众或在公众场合的,处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立即应对的六步 1. 明确拒绝:当场以清晰、坚定的言语或文字表明“停止”,必要时当场离开并寻求周围人帮助。 2. 安全优先:避免与对方单独相处,必要时调整座位/工位、申请调岗/出差回避,并告知可信同事陪同。 3. 固定证据:保留聊天记录、邮件、通话录音、监控线索、目击者信息;电子证据可及时公证;对方写的保证书/悔过书一并留存。 4. 内部投诉:按公司流程向人力资源/监察/合规或指定机构提交书面投诉,要求书面回复并申请对个人信息与证据严格保密。 5. 外部求助:拨打12351(工会维权)、12338(妇联维权),或视情110报警;必要时向法院起诉,主张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经济损失与精神损害抚慰金。 6. 持续留痕:在调查与处理阶段持续记录相关言行与影响,必要时申请证据保全或心理支持。 证据清单与保存方法 • 电子数据:短信、微信/QQ聊天、邮件、通话录音、定位/门禁记录、监控视频;尽量保留原始设备与原始文件,必要时做公证。 • 书面材料:对方保证书/道歉信、单位处理决定、内部调查笔录等。 • 证人证言:请同事/朋友出具书面证言或出庭作证。 • 物证与环境:被触碰的衣物/物品、现场照片等。 • 取证要点:遵循合法、及时、完整原则;避免与对方当面对质导致证据灭失;注意不公开、不扩散以免二次伤害或侵权。

蒋昕赤等 30 位律师已回复

说清楚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耐心等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巧咨询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assets/image/case-list/bg_btn.png

律师回复动态

孙少强
昨天

仅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目前无法直接认定该顾客的行为构成诈骗。诈骗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还款的意图,而是故意骗取财物。 2.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例如编造虚假理由、提供虚假身份等手段诱使对方交付财物。 3.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例如因相信对方的虚假陈述而主动支付房费或借款。目前您所描述的情况更多表现为债务纠纷,即顾客拖欠房费和借款后失联。建议您先尝试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保留证据:收集与该顾客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借款凭证、房费支付记录等,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 2.尝试联系:通过其他可能的渠道(如共同朋友、工作单位等)尝试联系对方,了解其失联原因。 3.法律途径:若对方确实存在恶意拖欠且无法联系的情况,可考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追讨欠款。若在追讨过程中发现对方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如虚构身份、编造还款理由等),可进一步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需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徐一华
昨天

这种行为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定性 1. 非法侵入住宅罪 未经允许进入他人房间并乱翻乱拿,属于非法侵入住宅并实施盗窃、侵占行为,触犯《刑法》第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第264条(盗窃罪)。 2. 冒充执法人员的加重情节 若行为人以“执法”名义实施上述行为,即使未穿警服、未出示证件,也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刑法》第279条),同时叠加非法侵入、盗窃的罪责。 二、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民事责任:需赔偿因乱翻乱拿造成的财物损失、精神损害; - 行政责任:若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拘留、罚款。 三、维权建议 1. 立即报警:拨打110,说明对方非法侵入、乱翻乱拿的事实,要求警方立案侦查; 2. 保留证据:拍摄对方行为的视频、照片,记录被翻动、拿走的财物清单,作为维权依据; 3. 追究责任:配合警方调查,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同时提出民事赔偿。 综上,这种行为已涉嫌犯罪,你应第一时间报警,通过法律途径严惩违法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庞立伟
昨天

虐童行为的认定需结合行为的性质、程度及后果,我国法律从民事、行政、刑事多个层面进行规范,核心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具体认定标准可从以下方面把握: 一、行为主体 通常包括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抚养、教育、看护职责的人(如父母、监护人、学校教职工、保姆等),也可能涉及其他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人员。 二、行为方式 虐童行为既包括身体虐待,也包括精神虐待,具体表现为: 1. 身体虐待: 直接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如殴打、捆绑、残害肢体、冻饿、强迫过度劳动等),导致其身体受伤(如轻微伤、轻伤、重伤,甚至死亡); 明知可能危及未成年人健康,仍放任危险发生(如让未成年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在危险环境中独处等)。 2. 精神虐待: 长期辱骂、恐吓、侮辱、歧视未成年人,导致其心理创伤(如出现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 剥夺未成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如拒绝情感关怀、故意隔离、强迫目睹暴力行为等); 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法或违背道德的活动(如强迫乞讨、参与犯罪等)。 三、行为后果 需达到“情节恶劣”或“造成损害”的程度,具体可参考: 身体上: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或多次实施暴力(即使未达轻微伤,长期累积也可能构成); 精神上:导致未成年人出现明显心理异常(需通过医疗诊断、心理评估等证明); 其他:如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学习,或导致其流离失所、辍学等。 四、法律层面的具体认定 1. 民事责任: 只要实施了虐待行为(无论情节轻重),即构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监护人或受害人可主张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包括医疗费、心理治疗费等)。 2. 行政责任: 未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的,如殴打未成年人造成轻微伤,或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较轻,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罚款等处罚。 3. 刑事责任: 若虐待行为“情节恶劣”(如长期虐待、造成重伤或死亡等),可能构成《刑法》中的“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对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家庭成员(如教职工、保姆)虐待未成年人,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庞立伟
2天前

核心维权步骤(精准可执行) 1. 立即固定关键证据:截图闲鱼订单详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含索要截图/编号、密码沟通)、手机伪劣的实拍视频(展示屏幕锁后续问题、伪劣特征),保留快递面单及签收记录,这些是维权核心依据。 2. 发起售后维权:打开闲鱼订单,申请“退货退款”,选择“假冒品牌/伪劣产品”,上传所有证据并说明情况(重点强调卖家索要收货截图后才给密码、隐瞒伪劣事实),会介入核查,优先保障买家权益。 3. 协商不成升级处理:若卖家拒绝售后,直接联系闲鱼,说明被骗过程,要求平台冻结卖家账户及交易资金;投诉,提交证据备案,涉嫌诈骗的话可拨打110报警。 关键提醒 切勿私下转账或删除聊天记录,所有沟通务必在闲鱼平台内进行,便于平台追溯。 退货时选择顺丰到付并保留快递凭证,避免卖家拒收或否认收货。 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闲鱼维权证据清单模板,清晰列出需提交的材料及说明要点,需要吗?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