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当事人:起诉离婚后孩子判给女方,可男方一直不给,八年后,男方又起诉变更抚养权并要求女方支付这八年的抚养费,并且以后每月女方要支付男方1500元的抚养费

2025-09-20 08:26:52

律师解答29条

岳银香

四川省 成都

您好,我是成都的岳律师。很高兴在法临平台为您解答。为了给您更具针对性的专业研判,可追问进一步深入沟通,竭诚维护您的权益。绝对靠谱!

解答于 2025-10-15 08:34:52

庞立伟

山东省 日照

你好!请问你是需要解决什么法律问题

解答于 2025-10-08 03:30:09

李青

重庆市 重庆

你好 任何问题都可以1v1咨询 秒回

解答于 2025-10-05 09:42:06

张彩

重庆市 重庆

你好,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1v1咨询!秒回!

解答于 2025-09-28 14:16:45

江晓

湖南省 长沙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 针对男方起诉变更抚养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规定,只有在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等法定情形下,男方要求变更抚养权才可能得到法院支持。如果女方不存在这些情形,且男方是因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导致自己实际抚养孩子,那么男方变更抚养权的诉求通常不会被法院支持。 - 针对男方要求支付八年抚养费:由于孩子的抚养权原本判给女方,是男方拒不交出孩子,女方无法实际抚养,并非女方不尽抚养义务,所以男方要求女方支付这八年抚养费的请求缺乏法律依据,法院一般不会支持。 - 针对男方要求以后每月支付1500元抚养费: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抚养费数额。如果女方有抚养能力且愿意抚养孩子,男方要求女方支付抚养费的请求可能不合理,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此外,女方可以就男方拒不交出孩子的行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对男方进行罚款、拘留等,情节严重的,男方可能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解答于 2025-09-24 15:32:00

孙先格

广东省 深圳

可以详细讲一下情况,方便为你分析

解答于 2025-09-24 12:04:00

查看全部 29 条解答

热门法律问答

王瑞 律师

北京市 北京

解答于 2025-09-20 08:26:52

关于男方起诉变更抚养权并要求女方支付八年生活费的问题,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以下是关键要点: 1. 变更抚养权的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变更抚养权需满足以下情形之一: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 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若男方能证明女方存在上述情形(如长期未履行抚养义务、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等),法院可能支持变更抚养权。 2. 生活费的主张 若男方实际抚养孩子八年,可要求女方支付相应抚养费。抚养费数额通常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双方负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确定。 若双方此前有抚养费约定,可按约定执行;若无约定,法院会综合考虑女方收入、孩子实际支出等因素判决。 3. 应对建议 女方应积极应诉: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抚养孩子,如稳定收入、良好生活环境等;若孩子已满八周岁,可让孩子表达意愿。 关注孩子利益:法院判决以最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需证明变更抚养权对孩子不利,或自己抚养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协商解决:若双方有条件,可尝试协商变更抚养权及抚养费支付方式,避免诉讼对孩子造成更大影响。 温馨提示:抚养权问题涉及孩子未来成长,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证据和法律规定制定应对策略。

王瑞等 30 位律师已回复

魏苏玲 律师

浙江省 杭州

解答于 2025-09-17 00:22:22

首先,请您务必冷静下来,不要因为情绪激动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法律程序已经启动,您需要的是冷静、理性地应对。以下是我给您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帮助您理清思路: 第一步:立即行动,应对法律程序 不要拒绝接收文件,不要逃避! 枣阳法院打电话给您,意味着诉讼程序已经开始。接下来,法院会通过正式途径(如司法专邮、法官直接送达等)向您送达《起诉状》、《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法律文书。 切记: 即使您不签收,法院也可以依法采用公告等方式送达,届时您可能会缺席审判,丧失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法院可能完全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所以,一定要积极应诉。 仔细阅读起诉状,了解对方的诉求 收到文书后,逐字逐句看清楚您妻子提出了哪些具体请求: 离婚的理由是什么?(感情破裂的具体原因) 两个女儿抚养权归她,抚养费要求您支付多少? 财产如何分割?(房子、存款、车辆等) 是否有债务需要处理? 这能帮助您了解对方的“底牌”和攻击点。 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 法院会给您15天左右的答辩期。您需要针对起诉状的内容,撰写一份《答辩状》,表明您是否同意离婚,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的个人意见。 如果您不同意离婚,核心是向法院证明夫妻感情并未彻底破裂。您可以回忆并准备证据,证明你们过去二十多年的感情基础、共同抚养孩子的经历等。 第二步:梳理关键问题,准备证据 您需要从法律角度重点准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和思路: 1. 关于是否离婚: 如果您不想离: 这是您的首要观点。向法院陈述你们有二十多年的婚姻基础,育有两个孩子,感情仍有修复的可能。目前的分歧(如不给医疗费)只是暂时的生活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感情破裂。您可以表达愿意沟通和挽回的意愿。 如果您同意离: 那就把重点放在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上。 2. 关于子女抚养权(这是您的核心关切): 小女儿(14岁): 法律规定,已满8周岁的子女,法院在决定抚养权时必须尊重她本人的真实意愿。您需要和女儿好好沟通,了解她希望跟谁一起生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大女儿(19岁): 已成年,不存在抚养权争夺问题,但涉及以后上大学的抚养费(通常父母仍有义务负担至能独立生活为止)。 您的优势: 虽然您近期收入减少,但您有长期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能力(之前在钢厂、武汉上班)。并且,您也是孩子的父亲,拥有同等的抚养权利。女方“不给医疗费”的行为,您可

魏苏玲等 23 位律师已回复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省 深圳

解答于 2025-09-15 11:28:40

离婚后和前夫签订的抚养协议,若内容合法且双方自愿,每月支付抚养费¥3000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基础 ‌自愿原则‌: 抚养协议是双方基于自愿原则达成的,只要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具有法律效力。 双方应确保在签订协议时,均处于自愿、平等、公平的状态,未受到任何胁迫或欺诈。 ‌合法内容‌: 抚养协议的内容应合法,包括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 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若每月支付抚养费¥3000符合这些条件,且双方均同意,则该约定合法。 二、抚养协议的具体内容分析 ‌抚养费数额的合理性‌: 抚养费的数额应合理,既要满足子女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父母的负担能力。 若每月¥3000的抚养费对于子女的教育、医疗、生活等费用是合理的,且前夫有能力支付,则该约定有效。 ‌支付方式的明确性‌: 抚养协议应明确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现金支付等。 明确的支付方式有助于保障抚养费的及时支付,减少纠纷。 ‌支付时间的约定‌: 抚养协议应约定抚养费的支付时间,如每月初、每月末等。 约定的支付时间应合理,便于双方执行。 三、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协议变更或撤销‌: 若情况发生变化,如子女需要增加抚养费、父母负担能力变化等,双方可协商变更或撤销抚养协议。 变更或撤销协议应书面进行,并确保双方签字盖章,以避免后续纠纷。 ‌违约责任‌: 抚养协议应明确违约责任,如一方未按时支付抚养费,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 明确的违约责任有助于保障协议的履行,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

孙先格等 28 位律师已回复

张海龙 律师

河北省 石家庄

解答于 2025-09-15 08:51:15

同居关系解除后,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考量因素: 子女意愿若子女已满八周岁,法院会尊重其真实意愿。例如,在一些案例中,孩子明确表示希望跟随某一方生活,法院会予以考虑。 抚养能力与条件法院会评估双方的经济收入、居住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例如,一方有稳定收入、固定住所且能提供良好教育资源,可能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的生活现状若孩子长期跟随一方生活,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和情感依赖,法院通常会维持现状,以减少环境变化对孩子的影响。 双方的抚养意愿与态度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一方,在抚养权争夺中更具优势。 非婚生子女权益平等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抚养权归属不因父母未结婚而受影响。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应负担抚养费。法院判决时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综合上述因素作出裁决。 建议: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通过诉讼解决。诉讼中,需提供证据证明自身抚养能力及对孩子成长的有利条件。同时,法院会优先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利益。

张海龙等 20 位律师已回复

说清楚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耐心等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巧咨询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assets/image/case-list/bg_btn.png

律师回复动态

王瑞
昨天

骑车给店里送货时逆行撞了孕妇,赔偿费用是否应由店里承担,需根据骑车人与店里的法律关系来判断: 若为雇佣关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若骑车人是店里的雇员,且事故发生时正在执行送货任务,即使骑车人存在逆行等过错,赔偿责任通常首先由店里承担。店里承担责任后,若骑车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如明知逆行危险仍执意为之),店里可向骑车人追偿。 若为承揽关系若骑车人与店里是承揽关系(如按次结算、自主安排工作、使用自有工具等),一般由承揽人(骑车人)自行承担责任,店里仅在存在选任、指示过失时才需担责。但需结合具体证据判断双方关系性质。 建议: 若骑车人认为赔偿应由店里承担,需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安排指令、使用店里提供的工具等)。 若店里认为骑车人存在重大过失,需举证证明骑车人故意违反交通规则或严重疏忽。 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事实和证据判定责任归属。

庞立伟
昨天

若在闲鱼上被私人卖家骗了1200元,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1. 收集证据 沟通记录:保存闲鱼上与卖家的聊天记录,重点是对方诱导你到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内容,以及关于商品描述、承诺等相关对话。同时,保存微信或支付宝上与交易有关的聊天记录。 支付凭证:在支付宝或微信中,找到该笔转账的交易记录,申请电子转账凭证,以证明款项的支付情况。 票据和商品信息:保留卖家提供的假发票、假合格证、假年份票据的照片或电子文档,以及商品的照片等,证明商品与约定不符。 2. 向相关部门投诉 闲鱼:尽快在闲鱼上找到对应的交易订单,点击举报,选择“引流欺诈”等相关选项,详细说明情况并上传收集的证据,要求平台介入处理,如冻结卖家账户、责令退款等。 支付渠道:在支付宝对该笔交易进行投诉,说明遭遇诈骗,请求平台采取措施,如冻结对方账户资金等。 3. 联系相关监管部门 消费者协会:可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12315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反映在闲鱼上购买到假货及被诈骗的情况,寻求帮助。 市场监管部门:也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请求其对卖家的欺诈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4. 考虑报警:虽然被骗金额1200元可能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仍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说明被骗经过和相关证据,公安机关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查,若该卖家存在多次诈骗等行为,可能会并案处理追究其刑事责任。 5. 法律途径:若通过上述途径仍无法解决问题,可咨询律师,准备好充分的证据,考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卖家返还货款、赔偿损失等。

蒋昕赤
昨天

轻罪记录封存的期限与有效期 一、未成年人已实行封存制度的期限规则 • 适用对象: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 • 期限性质:法律未设置“有效期”或“考验期”,属于长期封存、原则上不公开。 • 例外查询:仅限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依国家规定查询,且查询单位负有保密义务。 • 起算与触发:自作出封存决定或刑罚执行完毕、考验期满时起执行;一旦再次犯罪导致记录被公开,封存即告终止。 二、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期限(试点与改革方向) • 政策动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多地已开展试点,普遍采取“刑满/考验期满+若干年无新罪”的封存模式。 • 常见方案(各地试点不完全一致,以下为典型做法): ◦ 免予刑罚:考察期约6个月; ◦ 拘役/管制:执行完毕后再考察1年; ◦ 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再考察2年; ◦ 缓刑:通常以缓刑考验期满为起点,再设置若干年观察期; ◦ 封存决定作出并生效后,可按规定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 典型期限示例:有试点提出封存后连续5年无新犯罪记录,方可视为长期封存或“消灭前科”(属地方探索,并非全国统一标准)。 三、起算点与有效期如何把握 • 起算点:一般自刑罚执行完毕或缓刑/考验期满之日起算;期满后进入约定的无新罪考察期。 • 有效期: ◦ 未成年人:长期有效(无固定到期日),除非出现再犯等法定情形被依法公开。 ◦ 成年人:试点地区多以“考察期满+若干年无新罪”作为长期封存的确认条件;在全国统一规则出台前,以作出决定的法院通知及当地实施细则为准。 四、合规提醒与查询路径 • 申请与审查:通常由本人、检察机关或原裁判法院依职权启动;法院自受理起一般30个工作日内审查并作出《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 • 生效与执行:决定生效后,公安、司法行政等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子档案加密与纸质卷宗封存;凭决定书可向户籍地派出所申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 持续合规:封存后应避免再犯;一旦再犯或发现漏罪导致不符合条件,封存可被解除并恢复按法定程序查询。

张海龙
昨天

老人看病花销子女是否应平摊,需结合法律规定、家庭实际情况及道德伦理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 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包括提供医疗费用。若老人因病产生医疗费用,子女有义务分担。但法律未明确规定必须平摊,而是强调子女应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履行义务。若子女经济状况差异较大,法院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各子女的收入、家庭负担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分担比例。 2. 实际操作建议 协商优先:子女应优先通过家庭协商确定分担方式。可结合各自经济能力、照顾时间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经济条件好的子女可多承担费用,时间充裕的子女可多承担照顾责任。 尊重老人意愿:老人对子女的付出和经济状况有更直观了解,其意愿应作为重要参考。若老人希望平摊,子女应尊重;若老人认可某子女多承担,也应予以支持。 保留证据:若子女间存在争议,建议保留医疗费用票据、协商记录等证据,以便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 特殊情况处理 若子女经济困难,确实无力承担应分摊部分,可向其他子女说明情况,协商调整分担方式。法院在判决时也会考虑这一因素,不会强求经济困难的子女承担超出其能力的费用。 若子女对老人的照顾存在明显差异(如一方长期照顾,另一方较少参与),在分担医疗费用时可适当体现差异,但需以保障老人权益为前提。 总结:老人看病花销子女并非必须平摊,但子女有义务共同承担。具体分担方式应通过协商确定,兼顾经济能力、照顾责任和老人意愿。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