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公司调我去离我住的地10公里的地方上班我拒决了可以直接不去吗

2025-07-31 23:22:43

律师解答8条

牛永翔

安徽省 合肥

您好,为了提供精准的法律解答,请详细述说你的困惑和需求

解答于 2025-08-02 10:49:23

吕粲

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把你的问题详细说一下,我给你分析。

解答于 2025-08-02 07:48:14

郭广吉

北京市 北京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体约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根据这项规定,在未经协商一致修改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无权随意调动劳动者的工作地点的。 若公司未与你协商进行调岗,你应当及时向单位人事或上级领导等了解原因,并要求公司明确调岗后的薪资、补贴等待遇,同时结合劳动合同的约定及相应规章制度的规定,自行评估该调岗是否合理。 若该调岗切实损害了你的合法利益,在与单位反馈、沟通无果后,可以拒绝公司的安排。 同时,保存好与公司的沟通记录,尤其是公司对于调岗原因的解释、你对于调岗提出的异议及争取权益诉求的记录,搜集公司调岗原因不成立的证据,然后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利。

解答于 2025-08-01 13:32:38

徐熳

广东省 深圳

您有法律问题或纠纷可向我1v1详细咨询

解答于 2025-08-01 13:23:52

龙莎

广东省 广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调动工作地点属于对劳动合同内容的重大变更,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合理性原则。以下是对你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一、判断调动是否合理 1. 距离与通勤成本:公司要求你调到距离居住地10公里的位置上班,需要考虑这一距离是否会对你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如果这一距离导致你的通勤时间显著增加,且公司未提供相应的交通补贴或其他补偿措施,那么这种调动可能缺乏合理性。 2. 合同约定:查看你的劳动合同中是否有关于工作地点调整的条款。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公司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地点,且调整范围在合理范围内,那么公司可能有权进行调动。但如果合同中没有此类约定,或者约定过于宽泛(如“全国范围内调动”),则需要进一步判断调动的合理性。 3. 公司经营需要:公司是否因生产经营的合理需要进行调动,例如公司业务扩展、部门整合等。如果调动是基于公司合理的经营需要,且未对你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那么这种调动可能被认为是合理的。 二、你的应对方案 1. 协商解决:首先,建议你与公司进行沟通,表达你对调动的担忧和意见。协商过程中,可以提出合理的诉求,例如要求公司提供交通补贴、调整工作时间或寻找更近的工作地点。 2. 拒绝调动:如果调动不合理,你有权拒绝。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公司单方面强制调动工作地点且缺乏合理性,你拒绝调动是合法的。 3. 法律途径:如果公司因你拒绝调动而解除劳动合同,且这种调动明显不合理,那么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可能构成违法解除。你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要求公司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你支付赔偿金。 4. 保存证据:在与公司沟通的过程中,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书面通知、沟通记录等,以便在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答于 2025-08-01 11:43:00

李海涛

陕西省 汉中

公司调动你去居住地10公里以外上班,你不去是否合法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分析如下 : 劳动合同有约定: 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公司可根据业务需求调整工作地点,且调动具有合理性,如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原工作地点撤销等合理原因,同时公司采取了相应弥补措施,如提供交通补贴、班车接送等,不降低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这种情况下你拒绝可能不合法。 若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地点为某一特定区域,而新工作地点超出了该范围,公司未与你协商一致就调动,你有权拒绝。 ​ 劳动合同未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工作地点变动属于劳动合同的重大变更,若劳动合同未约定工作地点或未明确公司有权调整工作地点,公司未经你同意单方面调动,属于违法行为,你有权拒绝。 如果你认为公司的调动不合理,可先与公司协商,说明情况;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解答于 2025-08-01 10:46:00

查看全部 8 条解答

热门法律问答

庞立伟 律师

山东省 日照

解答于 2025-08-01 10:23:03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减少了员工工资,无论是表现为克扣工资还是降薪,都属于违法行为,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下是具体分析: 属于克扣工资还是降薪 克扣工资: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表现为在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的工资构成项目中,擅自减少某一项或几项;或因劳动者正常履行职责给予不合理罚款,从而减少实际到手工资等。如果本月工资减少是因为单位无合理缘由扣除了绩效奖金、无故罚款等,原工资结构不变,只是这个月扣了工资,不影响下个月的工资额度,那么更符合克扣工资的情形。 降薪:是未经与员工协商一致且无其他合理的理由,企业单方面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降薪,工资结构或者工资结构中的某个金额降低了,并且以后每个月都会降低。若单位是整体降低了工资标准,且没有与员工协商,那么这种情况属于降薪。 是否可以劳动仲裁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当用人单位出现少发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有权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同时附上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银行流水等,以证明用人单位存在少发工资的情况。

庞立伟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魏苏玲 律师

浙江省 杭州

解答于 2025-07-31 23:36:46

"关于您在公司任职10年后被突然解雇的问题,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1. 法律性质认定: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您在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 -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2. 维权要点: (1)经济补偿金计算: - 合法解除:N(10个月工资)标准 - 违法解除:2N(20个月工资)赔偿 - 未提前30日通知:+1个月代通知金 (2)其他权益: - 要求补缴在职期间社保、公积金 - 索要书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 追讨未休年假工资(3倍计算) 3. 证据准备建议: -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证明工作年限和收入标准) - 考勤记录、工作成果(证明在职事实) - 解雇通知或相关沟通记录 4. 法律程序: (1)优先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可: - 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时效1年) - 必要时提起诉讼 5. 特别提醒: - 立即固定证据,包括工作记录,工作群记录等 - 注意收集公司违法解除的证据 - 谨慎签署任何离职文件

魏苏玲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郭广吉 律师

北京市 北京

解答于 2025-07-31 23:22:43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体约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根据这项规定,在未经协商一致修改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无权随意调动劳动者的工作地点的。 若公司未与你协商进行调岗,你应当及时向单位人事或上级领导等了解原因,并要求公司明确调岗后的薪资、补贴等待遇,同时结合劳动合同的约定及相应规章制度的规定,自行评估该调岗是否合理。 若该调岗切实损害了你的合法利益,在与单位反馈、沟通无果后,可以拒绝公司的安排。 同时,保存好与公司的沟通记录,尤其是公司对于调岗原因的解释、你对于调岗提出的异议及争取权益诉求的记录,搜集公司调岗原因不成立的证据,然后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利。

郭广吉等 9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魏苏玲 律师

浙江省 杭州

解答于 2025-07-31 22:18:44

针对您的情况(工作2年半未签劳动合同、工资结算方式变更导致收入降低),建议采取以下法律行动: 一、法律定性分析 1. 劳动关系认定 - 虽无书面合同,但按月发放工资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7条) - 可凭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友证言等证明劳动关系 2. 用人单位违法点 - 未签劳动合同(可主张双倍工资差额,最多11个月) - 单方变更工资计算方式(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5条) - 涉嫌变相降薪(降幅超20%可能被认定违法) 二、维权步骤指南 第一阶段:证据固定(立即进行) 1. 收集工资支付记录(银行流水/转账记录) 2. 保存考勤记录(打卡记录、排班表等) 3. 录制工作场景视频(体现工作内容、工作环境) 4. 获取工友书面证言(至少2人) 第二阶段:法律主张 1. 劳动监察投诉(12333) - 诉求:要求签订劳动合同、补发工资差额 - 时效:2年内(从权益受侵日起算) 2. 劳动仲裁(可主张以下权益):双倍工资差额11个月工资(扣除已付部分)劳动合同法第82条 。工资差额补发近半年少发部分(1000元/月)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5条 经济补偿金2.5个月工资(如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8、46条 三、风险提示1. 注意仲裁时效(离职后1年内)2. 用人单位可能否认劳动关系,需提前固定证据 3. 变更工资结构可能涉及规避社保缴费基数,可同步投诉社保稽核

魏苏玲等 5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律师回复动态

庞立伟
昨天

未经本人允许,在网络平台发布本人照片可能违法,主要涉及侵犯肖像权、隐私权和名誉权等情况: 侵犯肖像权: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若未经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照片,如用于广告、商品包装等,构成侵犯肖像权。即使非营利目的,如将他人照片随意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使肖像权人权益受损,同样属于侵权行为。 侵犯隐私权:若照片包含他人隐私信息,如私人生活场景、敏感部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未经本人允许发布,侵犯了他人隐私权。 侵犯名誉权:如果传播照片时用于侮辱、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如恶意PS照片并配上诋毁性文字,涉嫌侵犯名誉权。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不过,存在一些合理使用他人照片的情况不构成违法。例如,为新闻报道、履行法定职责、展示特定公共环境等,可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其照片。

庞立伟
昨天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减少了员工工资,无论是表现为克扣工资还是降薪,都属于违法行为,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下是具体分析: 属于克扣工资还是降薪 克扣工资: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表现为在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的工资构成项目中,擅自减少某一项或几项;或因劳动者正常履行职责给予不合理罚款,从而减少实际到手工资等。如果本月工资减少是因为单位无合理缘由扣除了绩效奖金、无故罚款等,原工资结构不变,只是这个月扣了工资,不影响下个月的工资额度,那么更符合克扣工资的情形。 降薪:是未经与员工协商一致且无其他合理的理由,企业单方面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降薪,工资结构或者工资结构中的某个金额降低了,并且以后每个月都会降低。若单位是整体降低了工资标准,且没有与员工协商,那么这种情况属于降薪。 是否可以劳动仲裁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当用人单位出现少发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有权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同时附上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银行流水等,以证明用人单位存在少发工资的情况。

蒋昕赤
昨天

将游戏账号以750元出售后私自找回的行为,可能引发多重法律风险,具体后果需结合金额、主观故意及当地司法实践综合判断: 一、法律性质与潜在罪名 1. 盗窃罪的可能性 • 核心逻辑:游戏账号属于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当账号通过合法交易转移后,买家取得使用权,原卖家私自找回可能被认定为“秘密窃取他人财物”。 • 金额标准: ◦ 重庆地区:盗窃罪立案标准为2000元以上,750元未达刑事立案标准。 ◦ 例外情形:若存在多次找回、入户盗窃等情节,即使单次金额不足,仍可能立案。例如,一年内实施3次以上类似行为,可能构成“多次盗窃”。 • 典型案例: ◦ 四川彭州尹某以1.2万元出售账号后找回,被判盗窃罪; ◦ 云南瞿某某以4200元出售后找回,因积极赔偿获相对不起诉。 2. 诈骗罪的可能性 • 构成要件:需证明卖家在出售时即有找回的故意(非法占有目的),并通过虚构事实(如承诺不找回)骗取买家财物。 • 金额标准: ◦ 普通诈骗:重庆立案标准为5000元以上; ◦ 电信网络诈骗: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750元未达标准。 • 风险提示:若卖家在交易时明确承诺不找回,后续违反约定,可能被认定为“隐瞒真相”,但需结合证据链综合判断。 3. 行政处罚风险 • 治安管理处罚:即使不构成犯罪,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如四川范某以220元找回账号,被拘留6日)。 • 平台处罚:账号可能被封禁,且被列入交易黑名单。 二、民事责任与赔偿 1. 合同违约 • 退款与赔偿:卖家需退还750元购买款,并可能承担违约金(如平台协议约定的3倍赔偿)。 • 间接损失:若买家因账号找回导致游戏内虚拟财产(如装备、积分)损失,卖家需赔偿合理费用。 2. 平台追责 • 协议条款:多数平台要求卖家保证账号不被找回,违反则需承担平台垫付的赔偿金。例如,某平台规定找回账号需支付交易金额的200%作为违约金。 • 信用记录:平台可能将卖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后续交易。 三、关键风险点与应对建议 1. 金额虽小但情节恶劣的后果 • 案例警示:陕西某教师以2200元出售账号后找回,因买家跨省报警,最终被判缓刑并留下案底。 • 风险升级:若平台或买家坚持追究,可能引发治安案件或民事诉讼,即使金额不足,仍需耗费时间和精力应对。 2. 证

魏苏玲
昨天

"关于您在公司任职10年后被突然解雇的问题,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1. 法律性质认定: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您在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 -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2. 维权要点: (1)经济补偿金计算: - 合法解除:N(10个月工资)标准 - 违法解除:2N(20个月工资)赔偿 - 未提前30日通知:+1个月代通知金 (2)其他权益: - 要求补缴在职期间社保、公积金 - 索要书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 追讨未休年假工资(3倍计算) 3. 证据准备建议: -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证明工作年限和收入标准) - 考勤记录、工作成果(证明在职事实) - 解雇通知或相关沟通记录 4. 法律程序: (1)优先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可: - 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时效1年) - 必要时提起诉讼 5. 特别提醒: - 立即固定证据,包括工作记录,工作群记录等 - 注意收集公司违法解除的证据 - 谨慎签署任何离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