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诈骗金额和行为方式,具体如下:
一、数额标准
个人犯罪诈骗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例如,通过虚构合同主体、提供虚假担保等方式骗取他人财物,金额累计达2万元及以上,即构成合同诈骗罪。
单位犯罪单位实施合同诈骗,诈骗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二、行为方式需结合“非法占有目的”和以下法定欺骗手段: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
无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收受对方财物后逃匿;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如虚构投资项目、骗取保证金等)。
注意事项
各地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数额标准的细微差异,具体以当地司法机关认定为准。
区分合同诈骗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需结合履约能力、资金去向、事后态度等综合判断。
若遇到疑似合同诈骗情形,建议及时保留证据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