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院判决书下来后,拿到赔偿金的时间取决于执行力度及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对于有可供执行财产,一般6个月内可执结。但实际情况可能因财产状况、执行效率而异。
一、法院判决书下来后多久支付赔偿金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具体什么时候能拿到赔偿金,这主要取决于法院的执行力度以及被执行人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具体如下:
1.如果被执行人拥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一般情况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从判决书生效并立案执行开始算起,如果一切顺利,受害人在6个月内有望拿到应得的赔偿金。
2.如果基层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不作为,导致赔偿金未能及时到位,受害人可以在半年后申请提级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明确规定了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则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后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赔偿金支付的执行时间及规定
1.关于赔偿金支付的执行时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1)这一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2)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则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3)如果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受害人在判决书生效后,有两年的时间来向法院申请执行赔偿金。法律快车提醒,如果在这两年内未能及时申请执行,可能会面临超过时效而无法获得赔偿的风险。
3.如果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转移、隐匿财产等行为导致无法执行,受害人还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来保障赔偿金的支付。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