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处理方式

#债权债务

942浏览

2025-05-28 10:29:21

王瑞

王瑞 律师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

  与用人单位协商

  直接沟通: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向其说明情况,要求其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发送书面通知:若口头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发送书面的《限时补足工资通知书》,明确指出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事实,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补足工资,并保留好邮寄凭证。

  向相关部门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投诉时,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拖欠事实的证据。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工会组织:工会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组织,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反映情况,请求工会介入调解,帮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申请劳动仲裁

  提交申请:如果协商和投诉都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拖欠证据等材料。仲裁委员会会在受理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作出裁决。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向法院提起诉讼

  直接起诉:如果劳动者有用人单位出具的“欠条”,且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可直接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对仲裁裁决不服起诉: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申请支付令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