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购遇假货?三步教你拿回血汗钱!

#综合咨询

926浏览

2025-05-22 13:56:37

侯法政

侯法政 律师

上海市建纬济南律师事务所

  网络购物纠纷中,“假货不退款”“客服玩消失”等问题最为突出。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动出击,挽回损失。

  一、锁定证据链

  1

  原始凭证:保存商品实物、订单截图、支付记录及物流信息(依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一条,平台需保存交易信息至少3年)。

  2

  鉴定报告:通过品牌方或市场监管部门出具假货证明,2023年杭州互联网法院明确:“卖家无法提供正规进货凭证即视为售假”。

  二、双重索赔路径

  1

  平台先行赔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若平台不能提供卖家真实信息,需承担全额赔偿责任。

  2

  惩罚性赔偿:确认卖家存在欺诈行为后,可主张“退一赔三”(500元保底),食品类假货可升级至“退一赔十”(《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三、超时效救济方案

  1

  行政投诉:向卖家所在地12315平台提交投诉(法定处理期限7日),同步在“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上传证据包。

  2

  批量维权:涉及金额超5000元时,联合其他受害者向公安机关控告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