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掩饰隐瞒罪3万能取保吗

#刑事案件

860浏览

2025-05-22 10:07:24

孙先格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导读:刑法中并未规定掩饰隐瞒罪,正确表述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涉案3万,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如可能判轻刑、不致社会危险、重病或怀孕等,有可能取保。但决定权在司法机关。能否取保需视情况。

  一、掩饰隐瞒罪3万能取保吗

  刑法中没有掩饰隐瞒罪,罪名应当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若涉案金额为3万元,取保候审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因此,法律快车提醒,对于涉案3万元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上述取保候审的条件,是有可能被取保候审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如何认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认定,主要依据其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1.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2.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3.收购主要是指有偿购入犯罪所得后再高价出卖;

  4.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

  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也应根据其主观故意及行为是否足以影响司法秩序来进行判断。

  只要采取这些方法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即可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客观行为。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