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1.劳动合同:它是证明劳动关系最直接的证据。
2.工资支付凭证: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个税缴纳记录等。
3.社保缴费记录:可以通过社保部门官网、手机APP或线下服务窗口查询打印社保缴费记录。
4.工作证件与考勤记录:工作证、工牌等证件以及考勤表、打卡记录等,可以表明劳动者的工作身份和出勤情况,也是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二、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
5.拖欠劳动报酬类:如果劳动者是由于公司拖欠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问题申请仲裁,可以准备一下正常发放工资与拖欠工资的对比证据,例如工资条、银行流水、绩效奖金的计算资料灯,还需要提供工资标准的证据,如薪酬制度文件、与工资相关的聊天记录或邮件等,以及实际发放工资与应发工资差额的计算依据。
6.违法/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类:如果劳动者是被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需要提交公司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离职证明等证据(如果公司没有出具这类通知文件,有录音或者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也可以);如果劳动者是被迫离职的,需要提供证明公司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的相关证据。
7.未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和劳动者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想要主张二倍工资差额的话,只需要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即可以。因为公司想要反驳劳动者的该项诉求,必须要提供签订的劳动合同,否则就会支持劳动者的该项诉求。(提示:劳动者主张该项诉求,需要注意一年仲裁时效的问题)
8.加班证据:包括加班申请单、加班审批表、考勤记录中体现加班时间的部分,以及能证明加班事实的工作记录、同事证言、加班工作微信群通知等(关于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诉求,郭律想简单说几句,劳动者对于加班费的心理预期一定不要太高,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支持劳动者加班费的情况不多,经常情况下是劳动者明明提供了很多证据,但还是没有被法院支持加班费)。
9.工伤类:涉及工伤的,要有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医疗诊断证明、住院记录、医疗费用发票等,以及工伤期间的工资发放记录、公司出具的工伤待遇支付凭证等。
10.其他类:如涉及培训服务期纠纷,需要准备培训协议、培训费用支付凭证等;涉及竞业限制纠纷,需要准备竞业限制协议、经济补偿支付记录等。
三、电子证据
11.电子邮件:劳动者整理与工作相关的重要邮件相关记录,包括与上级领导、同事或人资的往来邮件,如工作安排、项目汇报,以及双方沟通情况的证据。
12.聊天记录:包括微信、QQ、钉钉、企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这些记录可以显示工作内容、隶属关系、加班安排等(但要注意尽量提前录屏并保存原始载体,以便于在仲裁庭上出示核对)。
13.办公软件记录:OA办公软件等与工作相关的记录也可以作为证据,如上级领导通过办公软件安排工作任务、通知加班等记录。
四、其他证据
14.物证:公司发放的工服、工装、劳动工具等实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
15.视听资料:劳动者可以用手机进行录音、录像,如与公司负责人或人资沟通协商的录音,记录工作场景、加班情况的录像等,但应保证录音录像不要侵犯他人隐私权(一般情况下,公共办公场所内的录音录像都问题不大)。
16.证人证言:同事或其他在场见证人可以作为证人,陈述相关案件事实,但证人一定要能出庭作证接受当庭询问才行(证人作证时不能宣读事先准备的证言材料,只能是当庭陈述所要证明的事项,而且还不能有任何旁人提醒或者提示)。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