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在网上恶意造谣中伤他人,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综合咨询

868浏览

2025-05-20 11:06:11

黄长溪

黄长溪 律师

广东商建律师事务所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铺天盖地的网络谣言也随之而来。有人随意在网络上造谣传谣,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然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必被惩。

  网友咨询:

  在网上恶意造谣中伤他人,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律师解答: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在网上恶意造谣中伤他人的,要承担:

  1、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业信誉的,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2、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律师补充:

  当发现有人造谣,给自己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首先要做的是收集证据。被造谣者应该及时地对谣言内容、造谣者的昵称/ID、视频播放量、转发量、点赞量、自己社会评价降低、工作受影响的证据进行截图或录屏。根据规定,当发现有人造谣可以向网络平台提供侵权初步证据,请求删除、屏蔽或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尽快报警,由公安机关介入,及时惩治造谣者。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