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私自挪用公款什么罪

#刑事案件

930浏览

2025-05-07 10:10:20

孙先格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导读:私自挪用公款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该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擅自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或数额较大且超3个月未还。属职务犯罪。

  一、私自挪用公款什么罪

  私自挪用公款会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将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二、挪用公款罪的处罚规定

  对于挪用公款罪的处罚,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有着明确的规定。

  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将构成挪用公款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若情节严重,将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更为严重的是,若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3.若挪用公款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还将从重处罚。

  私自挪用公款什么罪

  三、挪用公款罪主观特点

  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非法性:挪用公款的行为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

  2.公款私用的本意:挪用公款的本意是指公款被私用、移用、占用或借用。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公款,而非占有公款。这包括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以及进行营利活动等。

  3.准备归还的特性:挪用公款的行为人通常具有归还公款的意图。即便挪用后不能归还,也并非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