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法条梳理: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关于设施保护与事故处置的规定

#综合咨询

868浏览

2025-02-26 10:21:54

龚永青

龚永青 律师

江苏金木天律师事务所

  第四十二条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对燃气设施进行定期巡查、检修和更新;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整改和消除。

  第四十三条燃气经营者应当定期对用户的燃气设施进行入户免费安全检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提供燃气安全使用指导,发现用户违反安全用气规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用户。

  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对居民用户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非居民用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达到国家规定使用期限的燃气计量仪表。对用户存放和使用燃气场所的安全条件、用户设施以及燃气器具的安装使用情况,瓶装燃气经营者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出示有效证件。用户应当配合安全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阻止对燃气设施的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

  第四十四条燃气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损、覆盖、移动、涂改和擅自拆除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划定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危及燃气安全的活动:

  (一)建设占压地下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

  (三)种植深根植物;

  (四)爆破、使用明火等作业以及擅自钻探、开挖、取土;

  (五)在穿越河流的管道上方或者下方进行抛锚、拖锚、挖泥、采沙等作业;

  (六)其他可能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确需实施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行为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四十六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燃气经营者或者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查明地下燃气设施的相关情况,燃气经营者或者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在接到查询要求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第四十七条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经营者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燃气经营者应当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因施工不当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协助燃气经营者进行抢修;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进行赔偿;造成事故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十八条因工程施工确需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会同燃气经营者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方案,并报经当地燃气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改装、迁移或者拆除燃气设施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九条燃气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燃气安全预警联动机制。

  省燃气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省重大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县级以上燃气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工作。

  燃气经营者应当制定本单位燃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的制定、管理和演练,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五十条燃气经营者应当成立事故抢险抢修队伍,配备专业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车辆、通讯设备等抢修设备和器材。

  燃气经营者应当设置并公布抢险抢修电话,设立专门岗位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

  第五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事故隐患时,可以拨打燃气经营者的抢险抢修电话或者政府统一设立的服务热线,燃气经营者、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五十二条燃气事故发生后,燃气经营者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当地燃气、公安、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在处理情况紧急的燃气事故时,对影响抢险抢修的其他设施,燃气经营者可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执行。

引用法条

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