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故意杀人犯罪中止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刑事案件

1059浏览

2024-10-21 11:53:06

孙先格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导读:故意杀人中止属于违法行为,并且构成犯罪。在司法理论当中,故意杀人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但还是继续此行为,希望或者放任该死亡结果的发生。

  一、故意杀人犯罪中止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故意杀人犯罪中止属于违法行为。

  故意杀人中止构成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因为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犯罪,不论结果是否致使受害人死亡。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主体。

  2.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3.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

  三、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