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及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

973浏览

2023-10-18 14:15:48

王虹建

王虹建 律师

北京隆安(太原)律师事务所

    摘要:

    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是刑法中两个重要的贪污犯罪类型,它们都涉及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不法行为。本文旨在探讨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包括罪名定义、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


    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与要件分析


    1.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挪用、侵占或私分本应归公的财物的犯罪行为。


    2. 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具有公务员身份或其他公职人员身份;

 

      b) 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侵占、挪用或私分本应归公的财物;

   

    c) 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

    

    二、挪用公款罪的定义与要件分析


    1. 挪用公款罪的定义:

      

    挪用公款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非法占有或者使用公款的犯罪行为。


    2. 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具有公务员身份或其他公职人员身份;

 

      b) 在履行职务过程中,非法占有或使用公款;

  

     c) 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


    三、职务侵占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1. 罪名定义上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主要是指公职人员侵占、挪用或私分本应归公的财物,而挪用公款罪则专指公职人员非法占有或使用公款。


    2. 犯罪对象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本应归公的财物,包括非财产性的公共资源,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则是具体的公款。


    3. 犯罪手段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手段较为广泛,可以是侵占、挪用或私分,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是非法占有或使用。


    4. 犯罪性质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更侧重于对公共财物的侵占和私分行为,而挪用公款罪则更注重对公款的占有和使用行为。


    5. 法律后果的区别:

   

    从法律后果的角度来看,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都属于贪污犯罪,但在法律上,职务侵占罪的刑罚一般较重,一般情况下会判处有期徒刑;而挪用公款罪的刑罚则较为灵活,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和数额的大小,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四、法律对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规制与打击


    1. 法律规定:

   

    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在我国刑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这两种犯罪行为都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2. 打击措施:

   

    为了预防和打击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公务员素质、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等,以确保公款安全和公共财产的有效管理。


    3. 法律适用: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量刑会根据犯罪情节、数额大小、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刑罚的公正与合理。


    结论:


    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是两种不同的贪污犯罪类型,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罪名定义、构成要件、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性质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了解和理解这两种犯罪的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地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的安全。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