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N<N+1?违法更合算?

#劳资纠纷

1001浏览

2024-02-03 17:29:34

王兴

王兴 律师

浙江泽鉴律师(杭州)事务所

  2N

  今天讨论一个数学问题。

  当N大于1时,2N、N+1谁大?

  这个问题先放一边,我们先来看看2N、N+1在劳动法中代表了什么。

  很多劳动者有这样的认识,只要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就要支付N+1.这样的认识其实是错误的。

  劳动合同的解除情形只能法定,尤其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在解除理由、事实、程序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是因为劳动者存在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第四十条规定的是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是满足经济性裁员的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以上情形中,只有发生第四十条规定的三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且用人单位选择立即解除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才需要支付N+1.如果用人单位选择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只要需要支付正常的经济补偿,即N,不需要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在所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中,如果在解除理由、事实、程序上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都是违法解除,违法解除要按经济补偿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即2N。

  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有时双方可能会进行协商,协商时劳动者通常会提出N+1.但有时候,用人单位如果仅从经济角度考虑,2N可能比N+1更合算,也就是可能出现2N

  比如,劳动者工作2年,月平均工资10万元。

  N+1为10万×2+10万=30万元,2N为10万×2×2=40万。2N>N+1.

  但这样的计算是错误的。

  这里要注意,经济补偿的计算有封顶的问题,N+1中的+1没有封顶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以南京市2022年社平工资149214元/年为例,月社平工资三倍为37303.5元。还是以劳动者工作2年,月工资10万元为例。

  N+1为37303.5×2+100000=174607元,2N为37303.5×2×2=149214元。2N

  看到了吧,当劳动者月工资超过社平工资三倍时,就可能出现2N

  所以,解除劳动合同时还是要先把账算清楚,看哪种情形对自己有利,再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