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取保候审结束后案件是否撤销了

#刑事案件

899浏览

2024-01-04 15:56:53

孙先格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导读:取保候审与是否撤销案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在司法实践当中,只有存在法定情形,刑事案件才能予以撤销,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

  一、取保候审结束后案件是否撤销了

  取保候审与是否撤案没有关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不能取保候审的人员有哪些

  不得取保候审的人员如下:

  1.累犯;

  2.犯罪集团的主犯;

  3.以自伤、以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4.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三、如何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

  3.取保候审的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引用法条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