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外甥离婚了,婚内购买的住房写的是夫妻双方的名字,首付32万是我姐姐、姐夫通过我付的。现在外甥前妻又起诉要16万。

#综合咨询

2022-03-08 15:45:49

王旭

黑龙江衡川律师事务所

咨询建议

综合与当事人的沟通,相关案情需要与当事人进一步核实确认。但依据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可以明确的是: 1.虽然在当前高房价背景下,部分子女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在其购房时给予资助属于常态,但不能将此视为理所当然,也绝非法律所倡导,否则严重违背法律公平正义之理念。子女成年后,父母已经尽到了抚养义务,并无继续提供供养的义务。子女买房是父母出资,除明确表示赠与外,应当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负有偿还义务。故本案32万元的首付款应认定为夫妻双方对父母所付的共同债务。 2.关于案涉房屋的所有权及价值的分配问题,从目前证据来看,该房屋大概率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则考虑贡献度等多总因素,当事人保留房屋所有权,而向对方给付10万元并无不当。

参考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七条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有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二十五条至二十七条等的相关规定: (1)婚姻存续期间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车辆等财产; (2)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3)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4)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4)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屋等,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第七十八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第二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解答于 2022-03-08 15:45:49

热门法律指南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7 23:44:02

陕西凯伦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7 17:08:27

山东世纪星(岚山)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7 11:38:50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7 02:39:35

云南博仲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6 21:41:31

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6 20:23:28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6 19:48:38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4-05-06 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