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建议
一、法律底线先厘清 1. 逾期≠犯罪:一般民事违约,不涉及刑责; 2. 利率红线:法院只支持“一年期LPR×4”(2025年≈12%/年),超出部分可拒绝支付; 3. 禁止暴力催收:骚扰通讯录、恐吓、假冒公检法等行为已入刑,可立即报警; 4. 诉讼后果:若被起诉仍拒不履行,可被强制执行、冻结账户、列入失信名单。 第1步 盘点债务 - 列出每笔借款的平台名称、本金、利率、逾期天数、是否上征信; - 计算合法本息(本金+12%年息),超出部分标记为“可协商减免”。 第2步 依法协商 协商目标 法律/政策依据 实操话术(可直接复制) 停息挂账 《民法典》第533条情势变更 “因失业/重病导致履约困难,请依第533条停息,仅还剩余本金。” 分期24-60期 银保监〔2024〕18号文鼓励个性化方案 “根据监管精神,申请本金分36期,每月X元,请书面回复。” 减免超额利息 最高法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合同利率超过12%部分不受保护,请予以核销。” - 沟通渠道:官方客服电话、平台注册地金融调解中心。 - 保留证据:电话录音、聊天截图、邮件回执,防止平台反悔。 第3步 执行与维权并行 1. 若平台拒绝协商 → 向银保监会12378或地方金融调解中心申请免费调解; 2. 若遭遇暴力催收 → 整理录音、短信后向互金协会或公安机关报案; 3. 若已起诉 → 出庭应诉,主张合法利率并申请庭内调解分期。 三、还款顺序建议 1. 上征信且利率合法的贷款 → 优先还,避免信用长期受损; 2. 高利、未上征信的贷款 → 用“利率超标”理由协商只还本金; 3. 亲友无息借款 → 可最后处理,但需保持沟通透明。
参考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解答于 2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