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

#综合咨询

2025-01-06 00:20:21

孙先格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咨询建议

‌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一年,自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其权益受损之日起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等劳动报酬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的限制;然而,当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必须在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12 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和中断、中止情形 ‌计算方式‌: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等劳动报酬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必须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中断情形‌:仲裁时效可以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止情形‌: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参考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解答于 2025-01-06 00:20:21

热门法律指南

河北和泽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8-14 04:25:58

河北福航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8-12 00:24:38

山东宏易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8-10 20:55:25

河北和泽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8-08 10:03:27

北京东卫(西安)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8-07 12:05:54

甘肃九合同晟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8-05 19:06:41

上海丰程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8-05 1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