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认定工伤的职业病种类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只有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里面提及的病,才是法定职业病。
实施日期:自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调整内容:
(1)职业病从“10大类132种”调整到“12大类135种”,新增两类“工作病”,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放射性白内障”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铀中毒”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
[点赞R]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参与突发事件救援的警察👮、医生🧑⚕️、消防员🧑🚒等,如果因工作导致严重心理创伤,可认定为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国家将提供心理治疗和职业保障。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俗称“鼠标手”
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尘肺病: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职业中毒: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职业性噪声:由于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
职业性皮肤病:由于职业性因素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
职业性中暑: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引用法条
工伤认定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