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跨境用工合规红线!海外分支机构法律风险

#劳资纠纷

941浏览

2025-11-06 14:38:02

张彩

张彩 律师

重庆泽恺律师事务所

  一、跨境用工“法律陷阱”:某中企海外子公司被罚千万的警示

  某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东南亚设立子公司时,因未遵守当地《劳工法》中“外籍员工雇佣配额”“最低工资标准”规定,被当地劳动部门罚款500万美元,同时因未缴纳员工社保,面临员工集体诉讼,最终综合损失超千万美元。2025年,全球跨境用工合规监管趋严,“属地化合规不足”“法律差异忽视”“流程管控缺失”成为中企海外用工的三大致命风险。

  二、跨境用工的“四大核心法律风险”

  (一)雇佣模式风险:“劳务派遣”VS“直接雇佣”的合规边界

  -直接雇佣:需全面遵守当地劳动法律,如美国加州要求雇主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否则面临高额罚款;

  -劳务派遣:需审查派遣公司资质,部分国家(如德国)禁止“临时性劳务派遣”,要求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同等待遇。

  -典型案例:某中企在印度通过劳务派遣公司雇佣员工,后因派遣公司未缴纳公积金,员工起诉中企,法院以“实际用工主体”为由,判决中企承担连带责任。

  (二)薪酬福利风险:“全球统一”VS“属地化适配”的冲突

  -工资标准:不同国家最低工资差异大,如澳大利亚悉尼最低时薪23.23澳元,越南胡志明市最低月薪仅442万越南盾(约1300元人民币);

  -社保缴纳:欧盟国家要求雇主缴纳员工工资的20%-30%作为社保,未缴纳将面临补缴及罚款;

  -福利义务:法国法律规定员工每年享有30天带薪年假,美国部分州要求雇主提供带薪病假。

  -风险点:若按国内标准制定海外薪酬福利,极易违反当地法律,引发员工投诉或监管处罚。

  (三)数据合规风险:员工信息跨境传输的“合规壁垒”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企业在收集、存储、传输员工个人数据时,需获得明确同意,且数据传输需通过“标准合同条款”或“数据跨境认证”;

  -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赋予员工“数据访问权”“删除权”,企业若违规处理员工数据,最高可处7500美元/条的罚款。

  -实操痛点:国内HR系统将海外员工数据同步至国内服务器,未获得员工同意,触发GDPR合规风险。

  (四)劳动争议风险:“诉讼成本高”“执行难度大”的双重压力

  -诉讼时效:不同国家差异显著,如中国劳动争议时效为1年,巴西为5年;

  -举证责任:部分国家(如德国)要求雇主承担“无过错举证责任”,需证明解雇行为合法;

  -执行难度:若海外子公司败诉,判决可能无法在国内执行,导致企业“赢了官司,输了钱”。

  三、跨境用工“合规操作”:从筹备到运营的5步管控

  (一)前期调研:构建“法律+税务+用工”三维评估模型

  1.法律调研:

  -委托当地律所出具《劳动法律合规报告》,明确“雇佣模式、薪酬标准、解雇程序”等核心要求;

  -重点关注“外籍员工配额”“工会制度”“罢工法律”等特殊规定(如法国企业需定期与工会协商薪酬)。

  2.税务调研:

  -明确当地社保缴纳比例、个人所得税税率,如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2%,远低于中国;

  -评估“跨境薪酬发放”的税务成本,避免双重征税。

  3.用工调研:

  -分析当地劳动力市场,如印度IT行业人才充足但工会势力强,越南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低但流动性高。

  (二)架构设计:选择“合规雇佣模式”

  模式类型适用场景合规要点

  直接雇佣长期稳定用工、核心岗位全面遵守当地劳动法律,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保障休假权利

  劳务派遣临时性、辅助性岗位审查派遣公司资质,明确“同工同酬”“禁止歧视”条款,保留派遣协议及付款凭证

  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如IT运维、后勤服务)与外包公司签订详细服务协议,明确服务标准、验收流程,避免被认定为“事实雇佣”

  海外猎头高端人才招聘确保猎头公司合规运营,明确“候选人背景调查”“雇佣风险承担”责任

  (三)制度适配:制定“属地化员工手册”

  1.核心条款本地化:

  -考勤制度:如德国实行“5天8小时”工作制,禁止周末加班;

  -休假制度:如日本每年有“黄金周”“盂兰盆节”等法定长假,需在手册中明确;

  -奖惩制度:如美国对“workplace violence”(职场暴力)零容忍,需明确处罚标准。

  2.审批流程本地化:

  -如法国解雇员工需提前2个月通知并支付赔偿金,需在制度中明确审批节点。

  (四)数据合规:构建“跨境数据保护体系”

  1.数据收集合规:

  -制定《员工数据跨境收集声明》,明确收集目的、范围,获得员工书面同意;

  -敏感数据(如健康信息、宗教信仰)需单独获得授权。

  2.数据传输合规:

  -与海外子公司签订《数据跨境传输协议》,符合GDPR“标准合同条款”要求;

  -重要数据(如高管薪酬、核心技术人员信息)可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后传输(如中国企业向欧盟传输数据需完成评估)。

  3.数据存储合规:

  -选择当地合规云服务商存储员工数据,如欧盟企业需使用符合GDPR的云服务(如AWS欧洲区);

  -建立“数据访问权限”制度,仅授权必要人员访问敏感数据。

  (五)争议处置:建立“跨境劳动争议应对机制”

  1.内部调解:

  -设立“跨境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当地HR、法务、工会代表(若有)组成,快速化解内部纠纷;

  -制定《调解流程SOP》,明确“投诉受理、调查周期、结果反馈”时限(如不超过15日)。

  2.外部应对:

  -与当地律所建立“应急合作”,发生诉讼时第一时间介入;

  -购买“跨境劳动争议保险”,转移诉讼成本风险。

  四、典型案例:合规与不合规的结果对比

  案例1:合规布局,海外用工无虞

  -背景:某中企在德国设立子公司,前期委托当地律所完成法律调研,采用“直接雇佣+业务外包”模式,严格遵守当地社保、休假规定,制定德文版员工手册并经工会审议。

  -结果:运营3年未发生劳动争议,当地劳动部门评价其“合规性领先”。

  案例2:合规缺失,损失惨重

  -背景:某中企在印尼设立工厂,未遵守当地“外籍员工不得超过总员工数10%”的规定,且未缴纳员工社保。

  -结果:被当地劳动部门罚款200万美元,员工发起罢工,工厂停产1个月,直接损失超千万美元。

  五、2025跨境用工“必备法条”

  -中国《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要求中企境外投资需遵守当地法律,履行合规义务;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范个人数据的跨境传输、存储、处理;

  -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FLSA):规定最低工资、加班工资、童工保护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范中国公民出境就业的审批、备案程序;

  -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如《就业政策公约》《同工同酬公约》,部分国家将其转化为国内法,中企需遵守。

  六、结语:跨境用工合规的核心是“属地化+前瞻性”

  海外分支机构的用工合规,不是简单的“国内制度复制”,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当地法律文化、社会习俗、监管环境。从一份符合GDPR的《数据收集声明》,到一次与当地工会的协商会议,每一个环节的合规性,都是中企海外可持续发展的“通行证”。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合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海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用法条

法条是法律条文的简称,是指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以规范性语句表述的行为规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法条相关的知识点: - 构成 - 条:是组成法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一部法律由若干法条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很多法条。 - 款:是“条”的组成部分,表现形式为条中的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为一款,款前无数字。 - 项:以列举的形式对前段文字说明,项前冠以中文数字加括号,如《立法法》第八条中“(一)国家主权的事项”等。 - 目:隶属于项,是法律规范中最小单位,目前面冠以阿拉伯数字,如《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中的“1.主要证据不足的”等。 - 举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