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财产约定书可以撤销吗法律

#综合咨询

971浏览

2025-09-28 09:30:14

财产约定书是否可以撤销需依据法律规定判断。一般情况下,若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法定情形,可在规定时间内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若不存在这些情形,通常不可随意撤销。本文将围绕此问题及相关长尾词展开详细分析。

一、财产约定书可以撤销吗法律

财产约定书是否可以撤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断。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财产约定书

如果当事人因为对约定书的重要内容存在重大误解而订立,比如对财产的数量、价值等产生错误认识,那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该财产约定书。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订立的财产约定书

当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诱使对方订立财产约定书时,受欺诈方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约定书。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订立的财产约定书

若一方或者第三人通过威胁、强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财产约定书,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

4、显失公平的财产约定书

如果财产约定书的内容明显对一方不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订立约定书,受损害方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撤销。

二、财产约定书撤销的法律程序

财产约定书撤销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

1、提出撤销请求

当事人若要撤销财产约定书,需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书面的撤销请求,并说明撤销的理由和依据,同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2、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

法院或仲裁机构会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审理,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判断是否符合撤销的法定情形。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利进行陈述和辩论。

3、作出裁决

经过审理后,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如果认定符合撤销条件,会作出撤销财产约定书的裁决;若不符合条件,则会驳回当事人的请求。

4、执行裁决

一旦裁决生效,双方当事人都需要按照裁决执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财产约定书不可撤销的情况

并非所有的财产约定书都可以撤销,在一些情况下是不可撤销的。

1、不存在法定撤销情形

如果财产约定书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法定撤销情形,那么该约定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不能随意撤销。

2、超过撤销权行使期限

即使存在法定撤销情形,但当事人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比如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超过九十日未行使撤销权,或者受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超过一年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财产约定书不可再被撤销。

3、当事人明确放弃撤销权

如果当事人在订立财产约定书后,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那么之后也不能再就该约定书行使撤销权。

综上所述,财产约定书是否可以撤销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判断。相关问题还包括财产约定书撤销后财产如何返还、撤销权行使期限是否可以延长等。如果您在财产约定书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法临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