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约定财产制可以撤销吗

#综合咨询

957浏览

2025-09-25 09:53:20

约定财产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一般来说,若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情形,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程序和条件时也能撤销约定。本文将围绕约定财产制能否撤销及相关的一些情况展开详细分析。

一、约定财产制可以撤销吗

约定财产制是可以撤销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遵循法定的程序。

1、基于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撤销

如果在签订财产约定时,一方存在重大误解,例如对财产的性质、价值等产生错误认识,从而作出了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约定,那么该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该约定。

2、受欺诈、胁迫而撤销

若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财产约定,受欺诈方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行为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撤销。同样,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可请求撤销。

3、显失公平的撤销

订立财产约定时,如果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约定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受损害方有权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撤销。

二、约定财产制撤销的法定程序是怎样的

约定财产制撤销需遵循法定程序。

1、提出撤销请求

当事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财产约定的请求。在提出请求时,应当提交书面的申请书,并说明撤销的理由和依据。申请书应详细陈述签订财产约定时存在的可撤销情形,如欺诈、胁迫的具体行为和时间等。

2、举证责任

提出撤销请求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存在可撤销的事由。例如,若主张受欺诈而签订约定,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以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

3、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判断是否符合撤销的条件。如果经审理认定存在可撤销的情形,会作出撤销财产约定的判决或裁决。

三、约定财产制撤销后财产如何处理

约定财产制被撤销后,财产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恢复原状

如果能够恢复到约定前的财产状态,应当尽量恢复原状。例如,约定将一方的房产过户给另一方,在约定被撤销后,应当将房产重新过户回原产权人。

2、返还财产

因该约定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果财产已经无法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例如,一方按照约定向另一方支付了一定数额的金钱,在约定撤销后,另一方应当返还该金钱。

3、过错赔偿

如果一方对约定的撤销存在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因一方的欺诈行为导致约定被撤销,欺诈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综上所述,约定财产制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可以撤销,撤销需遵循法定程序,且撤销后财产处理有相应的规则。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约定财产制部分条款撤销、撤销后对第三人的效力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约定财产制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法临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