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财产是否可以口头进行需要分情况来看。在一般情况下,口头约定财产具有一定效力,但在法律证明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而在一些特定情形下,法律明确要求约定财产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下法临小编将详细探讨该问题及相关内容。
一、约定财产可以口头吗
约定财产可以口头。从法律层面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所以夫妻之间约定财产采用口头形式是被允许的。
1、口头约定的效力
在双方当事人都承认该口头约定并且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口头约定财产是有效的。比如夫妻二人在日常生活中,口头约定家庭中某一项财产归一方所有,且双方都认可并按照该约定执行,那么在这种内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约定是有实际作用的。
2、口头约定的风险
口头约定最大的问题在于举证困难。如果日后双方对财产约定产生纠纷,一方不承认有过该口头约定,另一方很难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约定的存在。比如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一方称有口头约定某些财产归自己,但拿不出证据,法院很可能不会采信该主张。
二、口头约定财产的举证问题
口头约定财产在举证方面存在很大挑战。因为缺乏书面证据,证明口头约定的存在和具体内容难度较大。
1、证据种类
当事人可以通过证人证言来证明口头约定。比如有第三人在场听到了夫妻双方的口头约定,该第三人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还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来证明,但要保证这些视听资料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证明难度
证人证言可能存在证人记忆不准确、证人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等问题,导致证明力不足。而视听资料也可能存在被剪辑、篡改的风险。法院在审查这些证据时会非常严格,所以要通过这些证据来证明口头约定财产的内容并不容易。
三、哪些情况下约定财产必须书面
虽然约定财产可以口头,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法律明确要求采用书面形式。
1、涉及不动产的约定
当约定涉及不动产时,比如夫妻约定房屋的归属等,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和产权的清晰,一般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因为不动产价值较大,书面约定能够更明确地记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2、对抗善意第三人的约定
如果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要对抗善意第三人,也需要采用书面形式。例如夫妻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当夫妻一方对外负债时,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只有书面约定且债权人知晓该约定的情况下,才能按照夫妻之间的约定来处理财产。
综上所述,约定财产可以口头,但存在诸多风险,在一些特定情形下还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像约定财产的范围界定、不同类型财产约定的具体法律程序等都是相关的法律问题。如果您在财产约定方面有任何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法临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