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时,仲裁员看似随口一问,其实背后都有深意。尤其是这个问题,答对了,形势一片大好;答错了,满盘皆输。
仲裁员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
❌错误回答1:“我不同意!公司太坏了,我必须告到底!”
(后果:你关上了和解的大门,失去了快速拿钱的机会,也让仲裁员觉得你不理性。)
❌错误回答2:“我同意,只要公司给X万就行。”
(后果:暴露了你的心理底牌,公司会据此压价,后续调解会非常被动。)
✅律师教你这样答:
“尊敬的仲裁员,我们尊重法庭的安排,愿意在您的组织下进行调解。但调解的前提是公司必须基于事实和法律,展现出足够的诚意。”
💡为什么这么答?
表明态度:你配合仲裁程序,给仲裁员留下好印象。
占据主动:你没有亮出自己的底牌,反而把“球”踢给了公司,要求公司“展现诚意”,先出价。
留有余地:无论公司出价多少,你都有空间继续讨价还价。
🧠仲裁庭上的其他“潜台词”:
仲裁员对公司说:“我提醒一下,如果你们拿不出考勤记录,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
潜台词:公司要输on加班费这一项了,我在帮员工敲打公司,让他们知难而退,赶紧调解。
仲裁员反复向你确认某一事实的时间或细节。
潜台词:这个细节很关键,直接关系到某项请求能否成立,你要确认清楚,我会采信。
仲裁员问公司:“这个钱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支付?”
潜台词:胜负已分,别再纠缠了,现在开始谈执行吧。
💎律师在庭上做什么?
很多当事人一上庭就紧张,听不懂潜台词,情绪容易失控。而律师的作用就是:
专业代言:由我们代替你进行所有发言和辩论,避免你说多错多。
听懂弦外之音:我们能瞬间理解仲裁员的暗示,并调整诉讼策略。
把控节奏:在调解阶段,由我们出面进行“肉搏”,为公司设置层层心理防线,为你争取最大数额的补偿,同时保住你的底价不暴露。
化解攻击:应对公司律师或法务的各种质询和陷阱问题。
开庭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语言就是武器。别用你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你才能守住你应得的每一分钱。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