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严格禁止高利贷行为,但其判刑年限并非一个固定数字,而是取决于放贷过程中具体涉及的犯罪行为。单纯的高利贷行为(即仅利息超高)主要涉及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但实践中高利贷常常伴随着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这些才是判刑的关键。
放高利贷是否判刑、判几年,主要看是否构成了以下犯罪行为。
1.非法经营罪(最常见、最核心的罪名)
如果行为人以“高利贷”为业,未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即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出借10次以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就可能构成此罪。
2.伴随高利贷的其他犯罪行为(数罪并罚)
在催收高利贷的过程中,极易衍生出其他犯罪,这些罪行会单独或与非法经营罪合并判刑。
“放高利贷要判几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1.如果只是私人间一次性的高息借款,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但超出法律保护范围的利息无需偿还。
2.如果以此为业,很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刑期在5年以下或5年以上。
3.如果在放贷和催收中使用了暴力、威胁、欺诈等手段,则会根据具体行为定罪,可能数罪并罚,刑期从几年到无期甚至死刑都有可能。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