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赠予财产约定书怎么写的

#综合咨询

932浏览

2025-09-03 16:19:43

在日常生活中,财产赠予是常见的行为,而一份规范的赠予财产约定书能保障赠予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很多人却不清楚赠予财产约定书究竟该怎么写。接下来,法临小编就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延伸内容。

一、赠予财产约定书怎么写的

赠予财产约定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要明确双方的身份信息,包括赠予人和受赠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这能确保约定书的主体明确,避免后续产生纠纷时无法准确找到相关责任人。

要详细描述赠予财产的具体情况。如果是房产,需写明房产的坐落位置、面积、房产证号等;若是车辆,要注明车辆的品牌、型号、车牌号、车架号等。只有将财产信息描述清楚,才能准确界定赠予的对象。

要阐述赠予的原因和目的。比如是基于亲情的赠予,或是为了感谢受赠人对赠予人的帮助等。这有助于理解赠予行为的背景和意图。

在约定书中,还需明确赠予的方式。是无偿赠予,还是附条件赠予。如果是附条件赠予,要详细说明所附条件的具体内容。例如,赠予房产时要求受赠人必须照顾赠予人直至其去世等。

同时,要写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赠予人有义务保证赠予财产的合法性和无瑕疵,受赠人则有权利接受赠予财产,但也可能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要有明确的违约责任条款。如果一方违反约定书的内容,应承担何种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并且,双方要在约定书上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订日期。

二、赠予财产约定书需要公证吗

赠予财产约定书并非一定需要公证,但公证能带来诸多好处。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从法律效力方面来看,经过公证的赠予财产约定书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在发生纠纷时,公证文书在法院等司法机关更容易被采信。例如,当赠予人和受赠人对赠予财产约定书的内容产生争议时,经过公证的约定书能更有力地证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对于一些特殊的赠予财产,如房产等,公证还能起到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因为公证机构会对赠予财产的合法性、产权状况等进行审查。如果赠予的房产存在抵押、查封等情况,公证机构会要求赠予人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降低受赠人的风险。

公证能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赠予人可能在赠予后反悔,而经过公证的赠予,在一般情况下,赠予人不能随意撤销。这能保障受赠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更放心地接受赠予财产。

不过,公证并不是赠予财产约定书生效的必要条件。只要赠予财产约定书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即使不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为了增强约定书的效力和保障交易安全,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对赠予财产约定书进行公证。

三、赠予财产约定书可以撤销吗

赠予财产约定书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撤销的。根据法律规定,赠予的撤销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

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予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予人可以撤销赠予。例如,赠予人只是签订了赠予财产约定书,但还未将房产过户给受赠人,或者未将车辆交付给受赠人,此时赠予人一般可以撤销赠予。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予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予合同,不适用任意撤销。

法定撤销则是在出现特定情形时,赠予人有权撤销赠予。比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予人或者赠予人的近亲属;受赠人对赠予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受赠人不履行赠予合同约定的义务等。在这些情况下,赠予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如果是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予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予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予。其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撤销赠予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赠予人或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要向受赠人发出撤销赠予的通知。通知到达受赠人时,赠予的撤销生效。撤销后,赠予财产应恢复到赠予前的状态。如果财产已经交付,受赠人应当返还。

总结来说,赠予财产约定书的撤销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不能随意进行。这既能保障赠予人的合法权益,也能维护交易的稳定性和受赠人的合理预期。

综上所述,我们详细探讨了赠予财产约定书的写法、是否需要公证以及能否撤销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赠予财产约定书的变更、不同类型财产赠予的特殊规定等问题。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