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机关发现涉嫌违法建筑后,应依法立案,进行现场调查、拍照、录像、测量,并调取土地、规划等资料,确认建筑是否取得合法审批手续。
2、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许可内容建设的建筑,属于违法建筑。行政机关需出具《违法建设认定书》或类似文书,明确违法事实。
3、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书》。该决定书会详细告知业主其建筑已被认定为违法,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同时,明确告知业主若不履行拆除义务将面临的法律后果。
4、若当事人逾期未自行拆除,行政机关应发出《催告书》,再次督促其履行义务,并告知其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同时,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违建,还应进行公告。
5、在催告无果后,行政机关可作出强制拆除决定,并再次送达。
6、申请法院或依法实施强制拆除。强拆时应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场,全程录像,登记并妥善保管屋内财物,避免扩大损失。严禁暴力、威胁、断水断电等方式逼迁。
律师补充: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法建筑和违法建设行为。违法建筑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举报方式,及时受理和处理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并为举报人保密。拆违实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违法建筑查处工作中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依法行使职权,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当事人的合法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法律依据】
《城乡规划法》
第三十七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