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特性,其往往受限于条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记账体系。
尤其对于那些收入较为可观的个体工商户而言,由于难以提供证据证明其平均收入或者实际遭受的收入减少情形,法院在判决时,往往会采用酌定的方式计算误工费。
其计算公式如下:赔偿金额=法院酌定的收入状况×鉴定机构鉴定意见载明的误工时间。
个体工商户的误工费如何认定?附类案检索报告
刘彤彤律师
刘律手札
2024年12月17日19:30
北京
近期代理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二审案件,核心争议聚焦于个体工商户误工费的计算。
鉴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特性,其往往受限于条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记账体系。
尤其对于那些收入较为可观的个体工商户而言,由于难以提供证据证明其平均收入或者实际遭受的收入减少情形,法院在判决时,往往会采用酌定的方式计算误工费。
其计算公式如下:赔偿金额=法院酌定的收入状况×鉴定机构鉴定意见载明的误工时间。
经检索全国案例,关于个体工商户的收入状况,法院通常会参考以下标准来判定:
1、直接采用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计算依据。
2、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作为衡量其收入状况的基础。
3、依据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予以计算。
4、针对具体案件情况,由法院综合考量后作出个案化的酌定(多数选择)。
回归到法律本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