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劳资纠纷

991浏览

2025-07-08 11:14:16

郭凯文

郭凯文 律师

山东泰泉律师事务所

  一、劳动者被迫解除:需支付(用人单位存在过错)

  1.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比如存在安全隐患、不安排工作等);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比如拖欠工资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等);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在实践中,未依法缴纳社保一般不包含未足额缴纳社保,因为未足额缴纳通常通过行政程序追缴,所以一般不支持经济补偿金);

  4.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制度内容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损害后果);

  5.欺诈、胁迫导致合同无效(字面含义理解即可);

  6.暴力强迫劳动或危及人身安全(无需通知,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第(一)项。

  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

  1.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先提出解除,然后双方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6条);

  2.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法》第40条):

  (1)医疗期满无法工作;

  (2)经培训/调岗仍不能胜任工作;

  (3)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如搬迁、业务调整等)。

  3.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第41条):

  裁减20人以上或占职工总数10%以上,且符合破产重整、经营困难等情形。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第46条第(二)(三)(四)项。

  三、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

  1.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一)项):

  2.用人单位不续签或降低条件后续签被拒(《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项。在实践中用人单位需要举证已提出维持或提高条件。如果只是口头通知,没有证据的话,劳动者否认时单位可能会败诉);

  3.用人单位主体资格丧失:破产、吊销执照、关闭、撤销、解散等(《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六)项);

  4.任务完成终止: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合同因任务完成终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2条)。

  四、其他法定情形:需支付

  1.工伤职工合同解除:除经济补偿金外,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3条。工伤职工合同解除时,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该支付义务不因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免除);

  2.劳务派遣特殊情形:用工单位退回劳动者导致劳务派遣单位降低条件等(《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15、16、17条)。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