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这个“小社会”中,同事之间互帮互助的场景屡见不鲜。可能是在忙碌的项目冲刺阶段,帮忙分担一些手头的紧急任务;又或者像日常工作里,协助同事搬运重物、操作设备等。但要是在帮同事处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幸受伤,能不能认定工伤呢?
网友咨询:
帮同事处理工作受伤,能否认定工伤?
律师解答: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判断帮同事处理工作受伤能否认定工伤,关键要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这三个核心要素入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相对容易界定,而对于“工作原因”,不能仅仅局限于员工本身的岗位职责。如果员工主观上是为了单位利益,协助同事的行为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哪怕超出了自身岗位职责,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作原因。如果员工的行为完全与工作无关,只是私人之间的帮忙,且不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那就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比如员工在下班后,到同事家里帮忙装修,不小心受伤,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律师补充: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