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劳动者最常遭遇的纠纷之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单位逾期未支付,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
第一步:收集证据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银行流水等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事实。若单位未签订合同,可通过微信记录、工作证、社保缴纳记录等佐证(《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
第二步:协商与投诉
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补发工资。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由其责令单位限期支付。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
若投诉未解决,应在欠薪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仲裁可主张欠薪本金及50%-100%的加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实务提醒
部分地区对欠薪纠纷存在地方性规定,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对加班费计算标准有细化规则,建议咨询当地律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遭遇欠薪时,劳动者切勿消极等待或采取过激手段。法律赋予劳动者明确的救济途径,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高效化解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