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暴力致人自杀,网暴者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综合咨询

936浏览

2025-05-13 13:48:01

黄长溪

黄长溪 律师

广东商建律师事务所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媒介实施的侮辱、诽谤、威胁、人肉搜索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严重者甚至导致受害者自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网友咨询:

  网络暴力致人自杀,网暴者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律师解答:

  1、民事责任。网络暴力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害者家属可以主张的赔偿包括:医疗费(抢救费用)、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赔偿。

  2、行政责任。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于尚不构成犯罪但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暴力,公安机关可对行为人处以治安处罚。

  3、刑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诽谤,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对于在网络上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可构成‌寻衅滋事罪。极端情况下,如行为人明知受害者有自杀倾向仍持续实施逼迫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律师补充:

  坚持严格执法司法,对于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依法严肃追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的错误倾向。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从重处罚:

  1、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的;

  2、组织“水军”、“打手”或者其他人员实施的;

  3、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的;

  4、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的;

  5、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