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个新闻,两口子结婚七年没领证,因为过年给女方父母买礼物的事闹到法院。男方觉得委屈:"谁家女婿不给老丈人买东西?"结果法官直接驳回起诉,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根本构不成法律纠纷。但细想这事背后,没领结婚证才是真要命!
先说说节日送礼这事。按咱传统,逢年过节给双方父母送点东西是人之常情。但记住:这是情分不是本分。法律上女婿没有必须给岳父母买礼物的义务,儿媳妇同理。真要因为送礼多少打官司,法院根本不会受理,纯粹浪费司法资源。
重点是这个案子暴露的大问题:结婚七年没领结婚证!按《民法典》规定,只有登记结婚才是合法夫妻。没领证哪怕办过婚礼、生过孩子,法律上就是同居关系。这区别可太大了:
一、财产分配差别大合法夫妻婚后赚的钱、买的房,一般算共同财产。没领证的话,谁出钱就是谁的。前两年有个案子,男女同居十年买房写男方名,分手时女方一分钱没分到,法院说这是"谈恋爱时的赠与"。
二、继承权彻底没有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没领证的话,另一方没有继承权。去年有个老太太和老头同居二十年,老头去世子女直接把她赶出房子,因为法律上她连亲戚都不算。
三、孩子权益受影响非婚生子女法律上权利一样,但现实中落户、上学、出国都可能遇到麻烦。更别说遇到家暴、出轨,没有婚姻法保护,维权难度翻倍。
可能有人觉得:明星都签婚前协议,普通老百姓有必要吗?这里给三点实在建议:
大额财产要公证买房买车这种大件,最好提前公证或写书面协议。别觉得伤感情,真到分手时撕破皮的情况见多了。转账记录要保存给对方的转账、买东西的发票、聊天记录都留着。有个案子女方给男方装修房子,分手时男方说是赠与,女方拿不出备注30万装修款全打了水漂。发现苗头赶紧咨询如果对方转移财产、家暴,马上找律师。之前有个女方发现男方给第三者买房,我们及时申请财产保全,最后追回200多万。最后说句大实话:婚姻是两个人的正式约定,既要讲感情也要讲规矩。领证不是套牢对方,是给彼此兜底。就像买保险,平时用不上,真出事时有保障。那些恐婚的年轻人,不如婚前找个律师咨询,把规矩提前定清楚,比看短视频瞎焦虑强得多。
记住:感情再好该领的证别偷懒,该签的字别含糊。生活不是电视剧,该讲法律的时候别谈感情。
引用法条
《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