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肇事将伤者送医后离开的是否算逃逸

#综合咨询

921浏览

2025-05-01 14:44:43

刘达

刘达 律师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是我国刑法中一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网友咨询:

  肇事将伤者送医后离开的是否算逃逸?

  律师解答: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单纯将伤者送医后离开的行为,确实可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履行了全部法定义务以及主观上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意味着,肇事者不仅需要救助伤者,还需履行报警、保护现场等义务。送医后擅自离开,实际上未完全履行法定义务。

  "逃逸"的认定核心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送医后悄悄离开,不留下联系方式,不向警方报告,这些行为通常会被推定为具有逃避责任的主观故意。

  律师补充: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