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仲裁涉及的费用主要包括仲裁机构费用、律师费、其他程序性费用等,具体如下:
---
###**一、仲裁机构费用**
1.**受理费(立案费)**
-仲裁机构收取的固定费用,通常按争议金额比例计算,争议金额越大费用越高。
-**示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的受理费标准为:
-争议金额100万元人民币以下,受理费约1.35万元;
-争议金额1亿元以上,受理费约50.35万元起。
2.**处理费(案件管理费)**
-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审理时间、仲裁员人数等收取,一般也按争议金额阶梯计算。
-**示例**:CIETAC处理费100万元争议约0.75万元,1亿元争议约43.45万元。
3.**仲裁员报酬**
-部分机构(如国际商会ICC)单独计算仲裁员报酬,通常按小时费率或争议金额比例收取。
---
###**二、律师费**
-当事人自行委托律师的费用,通常按小时计费或按争议金额比例收取。
-**特殊情形**:仲裁庭可能裁决败诉方承担胜诉方合理律师费(需在仲裁请求中明确提出)。
---
###**三、其他程序性费用**
1.**专家/证人费用**
-涉及技术问题时,聘请专家出具意见或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
2.**翻译/公证费**
-跨语言仲裁需翻译文件或证据,境外证据可能需公证认证。
3.**差旅与场地费**
-仲裁员、当事人、律师的差旅费,以及开庭场地租赁费(部分机构包含在受理费中)。
4.**临时措施费用**
-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需向法院缴纳费用(国内通常按标的额0.5%收取,最高5000元)。
---
###**四、特殊程序费用**
-**紧急仲裁员程序**:申请临时救济需额外支付费用(如HKIAC收费约2.5万港元)。
-**追加当事人/反请求**:可能增加仲裁费用。
---
###**五、费用分担原则**
-**一般规则**:败诉方承担仲裁费用(包括胜诉方的律师费、仲裁费),但仲裁庭可根据责任比例调整。
-**例外**:双方可约定费用分担方式,或仲裁庭依公平原则裁决。
---
###**费用示例(争议金额500万元)**
-**仲裁机构费用**:受理费约4.25万元+处理费约3.75万元(以CIETAC标准计);
-**律师费**:约10万–30万元(视案件难度);
-**其他费用**:翻译、差旅等约2万–5万元。
**总计**:约20万–50万元。
---
###**注意事项**
1.不同仲裁机构(如ICC、SIAC、LCIA)费用差异较大,需提前查询规则。
2.可在仲裁协议中约定费用承担方式(如“败诉方承担一切费用”)。
3.简易程序或小额争议程序可降低费用(如CIETAC简易程序费用减半)。
建议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前预算,并与律师、仲裁机构沟通明确费用细节。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