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结果出来了,你觉得还比较满意,就可以安心等着公司付钱了吗?还不一定。
如果是一裁终局的案子,对仲裁结果也满意,可以暂时松口气了。如果不是一裁终局,还真得慎重考虑要不要去法院起诉。到底需不需要去法院起诉,考虑以下这两点。第一点,需不需要挑管辖。如果公司注册地和你的实际工作地不一样,比如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在大连,仲裁阶段为了便利,你选择了在大连仲裁。但仲裁结果出来后,法院一审阶段的管辖又会重新定了,公司注册地和合同履行地的法院都可以管,先在哪个法院受理就归哪个法院管。如果公司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公司很可能会在注册地提起诉,那这个案子就归注册地法院管了。这无疑会增加你诉讼成本,比如差旅费、交通时间。再有,在某一问题上,不同地区的规定或者裁判口径很可能有所不同,这在劳动仲裁案件中还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情况下,你也要考虑尽快起诉,确保对你更有利的法院去审理这个案子。第二点,一审阶段还有没有诉请。虽然仲裁结果比较好,但也没有全部支持你的诉请。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起诉。起诉后,仲裁没有支持的诉请,就可以在法院阶段继续提。如果你不起诉,公司起诉了,你就是被告,法院只会针对公司的请求事项进行审理,对仲裁没支持你的部分就不做审理了。这种情况下,结果只有两种,要么法院驳回公司的起诉,你拿到的和仲裁一样的金额;要么法院支持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请求,判给你的金额可能就会减少。结论就是:如果你不起诉,法院最终判的金额肯定不会高于仲裁裁决的金额。如果你起诉了,最终判的金额是有可能高于仲裁金额的。
以上两点,如果你有第一种情况,拿到裁决书后要尽快去法院起诉,确保案子在你希望审理的法院先立上案。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可以先不着急起诉,把起诉材料准备好,在起诉期满前两天再去提交。这样既能保证不会错过起诉期,也不会过早地刺激到公司,让本来不打算起诉的公司来起诉你。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你起诉了,但过了起诉期你发现公司并没有起诉你,可以去办理撤诉,撤诉后仲裁裁决就生效了。如果公司到期不履行,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了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