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司公章被盗用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留存报案记录。报案记录可证明公章被盗用的时间等关键信息,为后续法律行动提供有力证据。
一、公司公章被盗用怎么办
1.公司公章被盗用后,首要措施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妥善留存相关的报案记录。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报案记录能够明确证明公章被盗用的具体时间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法律行动提供有力证据。
2.在民事层面,公司需迅速通知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单位或个人,明确告知公章已被盗用的情况。这一举措旨在防止他人利用被盗公章与公司形成非法的民事法律关系。
3.若不幸已有合同等文件被冒用公章签订,公司应果断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这些文件并非公司的真实意愿表达,请求法院依法判定其无效或予以撤销,从而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4.从公司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公司应对公章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查,查找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
通过加强公章管理,如实行专人保管、使用登记等措施,可以确保公章的安全使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公章被盗用公司的法律责任
当公司公章被盗用时,公司本身通常无需对盗用行为直接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因为盗用公章属于违法行为,应由实施盗用行为的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1.在民事方面,若因盗用公章给公司或第三方造成了经济损失,盗用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有权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盗用者赔偿因盗用公章行为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以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
2.在刑事方面,盗用公章可能涉嫌多种犯罪行为,如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若涉及国家机关公章),或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等。
具体罪名需根据盗用公章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三、公章被盗用后如何降低风险
法律快车提醒,尽管公司在公章被盗用后通常无需直接承担法律责任,但仍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
1.若第三人在主观上是善意且无过失的,即不知道公章已被盗用,并因此与公司签订了合同等行为,根据表见代理制度,公司可能需要对这些行为承担责任。
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公司应尽快通过合理方式(如登报声明等)向社会公众公示公章被盗用的事实,以明确表明公司的立场和态度。
2.若公司能证明第三人存在恶意,如明知公章被盗用仍与之进行交易,那么公司通常无需承担责任。因此,公司应积极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以证明第三人的恶意行为。
3.公司还应持续加强公章管理制度,确保公章的安全使用。通过实行专人保管、使用登记等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公章被盗用的风险。
公司也应关注被盗用期间所产生的合同效力认定问题,以及因盗用公章签订的合同可能引发的纠纷。对于这些问题,公司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