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审的材料
(1)、无犯罪记录证明
绝大多数普通岗位、事业编仅需提交考生本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而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则需要考生本人家庭成员及其主要社会关系比如父母、爷爷奶奶、配偶,兄妹等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无犯罪记录肯定是能开的出来,但是会备注有无犯罪,有无违法等情况。
(2)、未婚证明或无违反计划生育的证明
先在户籍所在地的村委或社区出具证明,再由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盖章确认即可。
(3)、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应届生由学校及当地派出所出具、历届生由户口所在地的村、社区、街道及派出所出具。
(4)、报名岗位要求的资质证明原件
比如岗位要求的英语四六级、初级会计师、或者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
(5)、个人征信报告
这个看单位,有些不会查,但是现在查的单位越来越多,部分岗位甚至会查父母征信。
个人如果是失信人则政审不予通过,其他比如什么花呗、借呗、信用贷等等,小额逾期没问题,多次大额逾期影响政审。
父母是失信人员,涉及保密,国家安全,特殊岗位,部委,中央选调等情况,其招考时,依据的往往是特别规章,而且采用的政审方式是“差额考察”,所以会择优录取,影响政审。
二、法律明确规定的不予录用情况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三、报考规避情况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四、直系亲属犯罪对考生的影响
关于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会影响政审的情况,绝大多数是针对公检法等政法岗位的考生。
1、普通岗位、事业编
几乎不查亲属,保证个人没问题就行了。如果你拿不准到底查不查父母,可以提前打电话到组织部问清楚,报考的时候规避。
2、检察院、法院
(1)直系亲属不能是正在服刑,不能是危害国家安全等罪名。
(2)旁系亲属不能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且不能正在服刑。
满足上述两条件。检察院和法院都能过。
3、公安岗
直系亲属不能正在服刑,不能是因为八大刑事犯罪而留有案底,不能是危害国家安全、黑社会、邪教等犯罪。
特殊情况:如果你能证明犯罪的直系亲属和你本人没有共同生活经历,则不影响你的政审。
4、公检法岗位的共性
不能涉及正在服刑,不能和邪教、毒品、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等情况挂钩。
5、审查范围
目前通俗的叫法不是查三代,而是审查考生本人、家庭成员及其主要社会关系。
主要社会关系:已婚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家庭成员范围:配偶、父母(监护人、直接抚养人)、子女、未婚兄弟姐妹情况。
范围外的其他人很少考察。
五、政审过不了其它情况
1.工作履历不实:考生的工作履历如果存在虚假情况或者未能理顺,可能会导致政审未通过。
2.年龄问题:档案材料中出生年月不一致,可能会引起怀疑,影响政审结果。
档案信息出错,只要没有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篡改、伪造等手段,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的,无论是公务员入职前的政审考察,还是入职后的档案专审,都不会对政审及录用造成致命性影响,给出合理解释说明,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即可,不影响政审顺利通过。
3.言论行为不当: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或参与反对国家的活动,这些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会直接导致政审不合格。
4.不良记录: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学籍或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人员,通常会在政审中被判定不合格。
5.考试舞弊: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过严重舞弊行为的,如高考、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这也是政审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6.道德品行问题: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行为,如不赡养老人、遗弃孩子等,会影响政审结果。
7.政治立场问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有抵触行为,或者受过刑事处分、行政处分未解除的人员,也会在政审中被筛选出来。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