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疑似职业病未诊断上,企业和劳动者对此意见很大,该如何应对?

#综合咨询

1018浏览

2024-09-16 10:53:41

陈高超

陈高超 律师

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

  

  在职业健康管理的领域中,体检机构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出具的报告对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及企业的责任划分具有直接影响。然而,当体检机构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无法得到后续诊断机构的确认时,往往会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引发强烈的争议与不满。

  面对这一棘手的局面,体检机构需坚守法律底线,积极寻求多方的理解与支持,携手推动问题的解决。

  一、体检机构需依法执业,确保专业权威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体检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325-2022《疑似职业病界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职业健康检查及疑似职业病的诊断过程规范、严谨,符合标准要求。在疑似职业病的诊断上,应依据科学标准和专业判断,避免主观臆断,确保诊断既不过于宽松也不过于严格。

  强化内部管理

  体检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邀请胸片摄片及读片、听力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专业技术人员和职业病诊断专家,对本机构的相关专业业务技术进行指导。同时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疑似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并建立内部纠错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误诊或漏诊情况进行及时纠正,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面对企业和劳动者的质疑与不满,体检机构应坚守法律底线,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在沟通过程中,应明确告知相关法律法规和诊断标准,争取企业和劳动者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无理指责和诽谤,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维护机构的声誉和权益。

  二、积极寻求企业、劳动者的理解与支持

  加强沟通解释

  体检机构在告知疑似职业病体检结论时,应明确告知企业和劳动者疑似职业病的体检结论只是职业病的一个初筛阶段,诊断结果符合率有限(一般不足40%)。同时,体检机构需耐心地向双方阐释,疑似职业病的判定是其法定责任,而确切的职业病诊断则需依据严格的医学证据与标准。通过保持沟通的透明与坦诚,力求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与猜疑,从而促进企业与劳动者对体检结论的理解与信任。

  提供专业建议

  针对疑似职业病未确诊的情况,体检机构应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其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措施,改善职业健康工作,避免未确诊的疑似职业病因防护不到位而发展为职业病。同时,为劳动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和干预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

  建立长效机制

  体检机构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监护培训和咨询服务。通过长期合作,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未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寻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帮助与指导

  及时报告情况

  在发生争议或纠纷时,体检机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并说明疑似职业病诊断过程、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的支持。通过争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推动问题的解决。

  接受监督检查

  体检机构应主动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其开展工作。通过监督检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提高。

  寻求指导帮助

  体检机构应积极通过主管部门的帮助,定期了解职业病诊断情况,包括本机构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最终诊断结论情况,以及体检机构未报告的疑似职业病劳动者自发诊断结论情况。通过深入分析,查找自身不足,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体检机构还可以参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经验交流与培训活动,学习其他机构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

  四、加强与诊断机构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建立合作机制

  体检机构应将职业病诊断机构视为自己的“上级医院”,积极与其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通过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接受业务指导

  体检机构应主动争取职业病诊断机构的业务指导,学习其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同时,力求建立专家现场指导或远程会诊机制,共同研究疑似职业病案例,提升诊断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积极沟通协作

  在疑似职业病未确诊的情况下,体检机构可以与职业病诊断机构及相关专家进行积极沟通协作,掌握并分析未能确诊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向企业和劳动者解释,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五、结语

  体检机构报告的疑似职业病未确诊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需要体检机构、企业、劳动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以及诊断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体检机构应依法执业,保障专业权威;同时积极寻求企业、劳动者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以及与诊断机构的业务指导与合作。通过多方协作与努力,共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为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保驾护航。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